第3章 雷声大雨点小

但是周天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的,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不拿楚国当个菜。

当时的楚国国王,就是那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楚庄王刚刚继位的时候,因为年龄还不到二十岁,而且当时的楚国内政还存在着重重的麻烦,所以当时的楚庄王为了能够正确的分辨出个好坏人来,就这么韬光养晦的当了三年的昏君。

在这三年里这位楚庄王是天天的声色犬马纸醉金迷,而且还在后宫挂上了一块“觐见者死的”的牌子,就凭这块牌子就已经足够把楚庄王打进昏君的行列里了。

后来伍子胥和苏从看不下去了,就去劝谏楚庄王,正好这三年的时间也够了,于是楚庄王就来了一个就坡下驴,开始正式的治理楚国,而这就是成语“一鸣惊人”的典故由来。

后来等楚国强大以后,楚庄王还去问东周的王子满,那九个鼎到底有多重?结果王子满告诉楚庄王,这九个鼎是当年大禹治水留下来象征皇权的,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拥有这九个鼎,所以九鼎的重量不是你能随便问的。

而这件事情就是成语“问鼎中原的典故由来”。

经过了王子满的这么一番绵里藏针的回答以后,楚庄王觉得虽然伤害性不大,但是侮辱性极强。于是楚庄王就打算领兵北上去要一个说法,结果这个时候的齐桓公虽然已经春秋称霸了,但是仍然有一些诸侯国不服气,正在齐桓公打算拿一个诸侯大国开刀,并且也打算以此来确立自己霸主地位的时候,领兵讨说法的楚庄王就来了……

最开始的时候楚庄王攻打郑国,这个郑国正好又是齐国的马仔,于是齐国也是正好先到了借口南下攻打楚国。

齐国这边首先是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攻打蔡国,随后又继续南下攻打楚国。

正好楚国也是憋了一口气,既然齐国来了那就开打,结果这么一打才发现原来楚国的势力比齐国,还是姓王的遇到了姓玉的,还差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