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震慑

杀一儆百,倒也省的再有不长眼的官员,竟敢公然在朝堂之上与她叫嚣。

李承泽自顾自给自己倒了杯茶水,安静的端着杯子听着她讲话。

另一边,王吉一听后怒目圆睁,“你!”

「舒坦」二字听着不像好话,他自觉被一黄口小儿给冒犯,怒气冲冲但又不敢发作,

“皇恩浩荡,我等皆沐圣恩之下,自是鞠躬尽瘁、舍生忘死,何谈「舒坦」二字!!”

他气的狠狠一抖落袖子,众人哗然,甚至还有几名去上前安抚他。

“好一个‘谈何舒坦’!”陶镜杨收着力气拍桌,但依旧发出「梆!」的一声。

吓得王吉一个鞠灵抖三抖,震得李承泽刚放下的茶杯摇出了些水珠。

前者看着陛下无动于衷,担心自己会被血溅当场。

后者面无异色,只是悄悄的端起杯子一饮而尽,并自然的拂去散落在外的水渍。

陶镜杨没放缓语速继续道,

“你吃着皇粮,拿着俸禄,衣食不缺,岁有余粮。口口声声说着鞠躬尽瘁,结果却得出来个‘安能交添府库’?可笑至极!”

“朝廷养你,是叫你兴邦安民,不是叫你得着便宜还要卖乖。”

大殿上安静极了,只有她的声音回绕在每个人耳中,“不为百姓谋福利你当什么父母官!”

听到这时范闲眉头一皱,“谋福利?听着是要带货啊...”他脑中不禁冒出一些啵啵间带货的画面。

这句话听在范闲耳朵里是这样。

但听到百官的耳朵里时,却几乎震得他们的心灵都颤了颤。

有的惭愧,有的不以为然,还有一小部分人是激动。

陶镜杨也感觉自己骂的差不多了,顺势趁热讲起义学的好处,就从庆国的文学积弱说起。

“在范丞相出现之前,庆国在文学上一直积弱,向来比不上北齐。”

范闲在被提到的时候虽觉尴尬,但还是很给面子的身体前倾,向百官点头示意。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朝廷不重视的缘故。若丝毫不给寻常百姓读书的机会,光靠世家子弟们去读书护国...本座说白了。”

她顿了一顿,想着也没必要把世家的面子彻底当成鞋垫子。

“算了不说了,你们自己到国子监和书院的后门去瞧瞧,准保能抓出来一批调皮打盹的。”

她清清嗓子继续:“而举办义学,我最初的设想是先都能识字,识字方可识文,识文便能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