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再好,后座也就是个大铁板,还没李盛做的躺椅坐着舒坦。
只是以后出门或者拉东西,就方便了。
东西也买了,鱼也卖了。
李盛把车子停到连夜搭好的棚子里,把剩下的钱主动上交,就拿着砍刀出门了。
回来的路上,父子二人也沟通了一番。
光是靠钓鱼,是不能百分百保证能支撑起现在的每天至少一百斤的渔获。
他家的鱼塘又少,现养也不现实。
只能是钓鱼加用网捕鱼,双管齐下,才能供应得上。
可光有网没船就想下河捕鱼。先不说能不能捕到,就说几十米的渔网,拉着在水里游一圈,父子俩都没这个本事。
只能是先做个竹筏子过渡一番。等到哪天得空了,再去找找有没有船之类的。
父亲出门砍竹子,母亲把钱一收,也忘了扫地这回事。
李强看着新打的水泥地上,斑斑点点格外明显的隔夜鸡屎,只能拿起扫帚,接替母亲的工作。
一边扫地,一边想着等下的安排。
鱼是必须要钓的,竹筏子也是要做。
趁着时间还早,他去找村长大爷爷,谈谈承包河道的事情。
...
村长李成忠家里。
李强慢条斯理地将张颖父亲张志杰给他说的话,原封不动地说给了村长大爷爷听。
说完后,他又把之前提到的分成方案,具体地说了一遍。
简单地来说,就是河道他名义上承包了。
除了他或者他安排的人外,其他人不能在李家村这段河道内,进行生产性的捕捞。
至于代价。
深思熟虑后,李强决定按照每年给村里2000块,按月交付的方式,交由村里安排,用于修路,资助孩子上大学等。
李成忠听后,望了望面前放着的瓶装美酒,对李强所说的方案,很是满意。
这年代种地都还得交税,大家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里有闲钱干其他的。
李强能主动分出一部分收益交由村里安排,他也很赞同。
甚至当李强说出2000块这个数字时,他心里也咯噔一下,想这是不是李强这个乖孙书读太多,染上吹牛的毛病。
毕竟这河里的大鱼,总有抓完的时候。
没了鱼,李强又谈何挣钱。
直到李强说完后续的规划,李成忠才算信了一些。
李强想得也很明白。
光靠捞鱼钓鱼,短时间内是有的搞得。
就算是不想努力,长期捕鱼为生,也不是不行。
一条不算太小的河流,只要水不干,不被污染,鱼是捞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