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设立新衙门

等第一套流程被制定出来,下面的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就不需要他们这些决策者,来思考这些细节问题了。

这节课一直上了一个时辰才结束。

不是事情全部解决了,也不是不想继续往下讲,而是没办法继续往下讲了。

大家都很忙的,每天能抽出一个时辰上课,已经很不容易了。

时间再长会影响到中枢运转。

即便已经严格控制讲课时间,每天依然会堆积很多工作。

七位内阁大臣,要加点班才能全部处理完。

等其他人都离开,大堂内就只剩下陈景恪、朱元璋祖孙三人。

老朱才开口说道:“难怪以前你经常说,大明朝廷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当时咱还不服气,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朱雄英插话道:“皇爷爷您说错了,景恪说的是历朝历代都是草台班子。”

朱元璋笑道:“不用安慰咱,你爷爷咱还没那么脆弱,这是有感而发罢了。”

陈景恪检讨道:“其实我这话说的并不对,是对古人的不尊重。”

“人类的文明并非一蹴而就,本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从简单到复杂,从简陋到完善。”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在一点点加深。”

“对国家、对人民、对权力,对责任和义务等等这一切的了解,都是逐渐加深的。”

“没有前人的积累,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今天我们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趾高气昂的说他们看的不够远,是傲慢的。”

“未来的后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来点评我们。”

“轻视古人,就是在轻视我们自己。”

朱元璋笑道:“行了行了,别给咱讲那么多大道理了。”

“你说的这些咱都懂,刚才不过是想从侧面夸你两句,伱还给当真了。”

陈景恪笑道:“那也不能只怪我一个人,是太子先当真的,我是被他影响了。”

朱元璋和朱标开心大笑起来。

“那也没办法,谁让他是太子呢,这个锅只能你来背。”

说笑了一会儿,朱雄英突然开口说道:

“等到特区计划施行的时候,我去那边盯着如何?”

陈景恪并不意外他的决定,事实上此事两人早就商量过。

朱雄英从来都不是那种消停本分之人。

只是他很懂得分寸,平时表现比较低调。

现在这么好的锻炼机会,他自然不愿意放过。

朱元璋并没有直接说决定,而是问道:

“哦,给咱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朱雄英解释道:“特区需要一个有足够身份地位,又懂新政的人去坐镇。”

“在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了。”

朱元璋不禁颔首,朝廷符合这个标准的,基本都有重任在身很难走的开。

朱雄英还真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次,特区是大明的未来,我去那里能更直观的了解新政,为将来做准备。”

这个理由更加的充分。

未来的皇帝,自然是懂新政更好啊。

朱元璋已经被说服,不过他没有做决定,而是说道:

“此事和你爹商量吧,他说了算。”

朱标也没有谦虚,颔首说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去那边看着也好。”

“不过,景恪可不能跟你一起去。”

一来陈景恪有更重要的任务,二来也是锻炼朱雄英独立自主的能力。

朱雄英早就有这方面的准备,说道:

“我知道,这次去我也没准备带他。”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我能带妙锦去吗?”

闻言,老朱啥话都没说,起身背着双手离开了。

朱标没好气的道:“有胆子你和你皇祖母说去,看她揍不揍你吧。”

朱雄英缩了缩脖子,说道:“那还是算了。”

陈景恪看着他耍乖卖萌的样子,很是无语。

这小子,天天净想好事呢。

别说两人还没成婚,就算成婚了,也没有带着太子妃去外地历练的规矩。

之后,两人就跟随朱标去了乾清宫,一起帮着处理一些公务。

等到快下班的时候,突然有内侍过来传递消息:

朝鲜王送来了请安奏疏,一同送来的还有编撰完成的《辽东书》。

陈景恪心头一震,随即脸上露出了喜色:

方孝孺回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