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王,你喝了鹿血也是白费……不如……”
这话,说得李自成老脸一红,当即怼朱慈烺道:
“他们是敬献来了鹿血,咱老李没喝。”
“早知道你这么渴望,该叫醒你,给你喝下。”
“然后,还该将那陈圆圆给你弄来,让她伺候着你?”
看朱慈烺也脸红了,李自成才出口这么一句训斥:
“小小年纪,不学好!学你爷爷那样,将来怎么得了啊……”
对于这样的训斥,朱慈烺只得领受着了。
谁叫这身体的先辈们,荒唐事做得太多!
再谝嘴下去,人家李自成张口就来。而且还有好多箩筐里,都是这种话茬子预备着。碎碎叨叨,三天三夜都有的嚼……
这样的“筐”扶,哪个少年受得了?
朱慈烺啊,就更坚定了要逃的心思。
未时一刻,几个人又已站在仙台顶上了。
雨后的天空一片湛蓝,偏西去的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
这时看海,海面上云蒸霞蔚;俯瞰群山,清秀可爱……
这时的几人,都无心去欣赏这优美景色。
他们一致地面向东北方向,焦急地等待着,心里都有同一个心声:
清吴联军怎么还没来呢?计算时候;估摸骑兵行军速度……他们该到遭受到被火焰箭攻击地段了嘛……
然而能够望远的两个人没有发话,谁都就不敢出声。甚至都怕出气粗了发出动静,影响到他们。
这里,距离李强他们那里,直线距离该有二十里。
通过单筒望远镜,李自成和朱慈烺,并不能看到李强的那些火焰箭发射架,更不能看到任何一个人。
山峦起伏,李自成只能望到几小截碣石道像细线穿山般的路段,他就聚焦于这路段上了:
敌骑兵经过,必能被他看到。
朱慈烺呢,却是观察着小碣石北端。还时不时的,将单筒望远镜对准从山海关来路的方向上。
猛然间,镜头里似乎多了些微小物沿山缺口处闪东,令朱慈烺一下子兴奋起来:
“来了!来了!”
李自成还盯那几个路段,也是急问道:“在哪儿呢,咱没看到哇!”
“隐于山间的碣石道来路上!”朱慈烺给予李自成话语指引着:
“看那山缺口处,有大旗之巅的红缨、银枪尖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