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吴三桂的发迹史

可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父亲被杀、困饿而死……或是被逼投降啊!

几番思虑过后,吴三桂把心一横!独自带领他自己的二十名亲兵,就冲出城门,如利剑出鞘般,向满清军阵刺杀上去。

这些个亲兵,实际就是吴三桂于辽东军中、民间各地,发掘、挑选、训练出来的少年家丁。

“家丁”,是辽东将领们于带领的正式军队外,自费组建的私人护卫武装。

一般将领选拔的家丁武士,都是孔武、剽悍、忠诚、敢死之壮汉。

具体人数,则要根据自身官阶、财力来决定了,也不一定就是官阶越高,家丁亦多。

像之前的熊廷弼、洪承畴等入辽统帅,官阶那么大,就是没有足够数量的“家丁”护卫,终致惨败、被俘那样的结局。

哪怕他们带来的内地悍军,跟辽东军相比,都是弱如草鸡般的存在,又怎么去跟满清铁骑抗衡?

辽东将领们为了使“家丁”在战争中、其他关键时候肯卖命出力,平时,就要给予他们在衣、食、住、行、装备、银钱等各方面最好的待遇。

辽东军的战斗力,最强不过是家丁!

所以克扣、甚至吃空饷都是军官们的常规操作。经商、走私、倒卖人口、军火,都是合法生意。打家劫舍,都是经常爱干的事情……

得到财富,首先就是扩大家丁规模。否则,不会有军功傍身,更不可能有升迁,将落得个做炮灰的结局。

哪怕壬辰战争中,先期去到朝鲜的李如松,就是依靠他的家丁武装,才能以弱势兵力,屡次重创日军。

而雄踞辽西走廊的将门望族祖大寿家,其父祖承训早期投资李成梁,后来直接进入军队,成为重要将领。

到祖大寿掌家后,自己平步青云不说,其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

其子侄辈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法、祖可法等都是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的辽东军各级军官。

可控制宁远、大凌河、锦州,辽西走廊诸城里的几万明军。靠的就是以其巨额财富,组建起数千人的家丁武装,分配给祖家骨干们做护卫和倚仗。

所以说,到明末,朝廷费尽国力、财富供养,极尽一切手段去控制,到最后,哪怕辽东军实际也成了将领们的私人武装。

罪魁祸首,就是放任将领们不遗余力地招募“家丁”。

但是,这一套方式方法和手段,却都是跟爱新觉罗家族学来的,也就可以于辽东大地上跟满清军抗衡数十年……

这也还是大顺军都奔北京而来了,崇祯皇帝要调吴三桂军入关,守卫大明朝廷,却只能去征求吴襄意见的原因。

因为,崇祯皇帝明白,这种时候,只能以吴襄一家为筹码,去挟持吴三桂。

小主,

否则,要调动吴三桂回援京师,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