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时分。
府试的考场内却依旧还是灯火通明。
偌大的考场已经变得空荡荡了起来,先前在此参加府试的考生们早就在黄昏时候纷纷交卷离去。
而交上来的试卷在糊好名字,又经过顺序打乱之后,被堆成了数摞分别摆在八位阅卷官面前,逐一的过目进行批改。
许宏昌、韦有物二人则潇洒的坐在众人身后,喝着茶水静静等待。
这是府试主考官们独有的权力,只有在阅卷官发现了一些好文章又或者是某些有争议的文章后,考生的试卷才会被递送到他们二人手中,以供二人抉择判断。
数百名考生的试卷,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必须要在明日中午之前排好名次,写好红榜悬挂出去。
是故没人说些闲话,都在紧锣密鼓的查看自己面前的答卷。
这种紧促的氛围一直持续到了深夜之中,一名阅卷官揉了揉略微有些惺忪的眼睛,骤然兴奋的一拍大腿惊喜道:“好!好文章!”
在深夜寂静的气氛之中,这一声大动静立马引来了周围人的侧目。
那人不以为意,一个健步走到许宏昌韦有物二人身前,欣喜道:“二位大人,今科案首,非此人莫属!”
二人纷纷好奇的看向他手中的试卷,许宏昌笑了笑道:“韦大人先请!”
韦有物哼了一声,也不客气就直接拿了过来,眼神径直落在了本场考试中最为关键的截搭题上。
“即天下之民谓之始,社稷四方谓之终”,这当先的一句定论就让他双眉一挑。
仅这一句话,就将本篇文章的立意提到了家国天下的高度。
心中低语一句:虽有夸夸其谈之嫌,但若是言之有物也算不错。
他耐心地继续看下去,只见文章继续写道:“是故天下万事万物,以民为源。朝廷之势、将相之威、商贾之富皆于此出。”
这......
韦有物虽然人傲慢了些,但在学问造诣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在礼部之内他就是出了名的辩才,和翰林院里那个同样喜欢附庸风雅的梅翰林遥相呼应。
所谓辩才,就是指那些极其擅长引经据典,咬文嚼字的读书人。
这些人的智商高低暂且不说,他们脑袋对于文章和文字却是个顶个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