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说到这是生物电子医学的又一次突破性探索。
小主,
生物电子医学的含义是用电刺激激活外周神经系统,通过特定神经通路来远程调节生理功能。
海外已经兴起了部分研究来针对人类长期束手无策的慢性病治疗。
顾风突然觉得还挺有趣的。
海外认为这是生物电子医学。
而有大夏文化背景的人则会第一时间想到夏医和针灸。
针灸通俗来说就是用针去刺激身体上的某些特殊点,来帮助调节身体的功能。
也就是大夏人众所周知的穴位。
针灸最核心的问题是穴位是否都有对应的专一性。
也就是说,有没有一些穴位是专门对应某些身体器官或者病症的。
针灸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特性,就是远程调控。
比如说,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
但根据中医理论,刺激这个穴位可以帮助治疗胃肠的病症。
虽然海外的生物电子医学和大夏的针灸在某些理念上有些相似。
但他们深层次的理论基础其实有很大的差别。
在科学界,关于针灸是否有科学依据,经络和穴位是否真的有解剖学证据,大家还是存在着非常大的争议。
顾风自己主导的这个研究也并没有涉及到整个经络系统。
但是这个研究对穴位的相对专一性给出了一些神经解剖学的解释。
另一个评论认为顾风的这一项研究非常具有临床意义。
顾风自己也比较认可这个说法。
因为在前期的研究中。
进行了大量的电针刺激那些身体里有严重炎症的小鼠。
每次实验,差不多都会用20到30对小鼠来做对比。
有些刺激方式能让小鼠的存活率从很低提高到近七成。
结果显示,电针的效果非常明显。
当然这也取决于刺激的位置、强度和炎症的严重程度。
比如有些方式却会让炎症变得更严重,甚至加速小鼠的死亡。
很多人因为感染性疾病身体产生炎症因子风暴而去世。
虽然医学界尝试了很多方法来调控这种单个炎症因子,但很多都失败了。
电针的好处是,它不只是调控一个炎症因子,而是影响整个身体的抗炎通路。
例如顾风实验中的效果就很惊人,只用15分钟的电针刺激,就能救活很多濒临死亡的小鼠。
所以顾风认为这可以进一步探索隐藏的临床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