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风就把模型发给了自己创办的生物科技公司。
把这个模块通过3D打印制作出来。
不得不说老板吩咐的东西就是出的快。
当天晚上。
顾风就看到了3D打印钽金属模块的成品。
看着面前小小的块状物。
就是这看似普通的东西能让一个瘫痪在轮椅多年的人站起来。
顾风为了确保这个模块和设计的模型之间没什么误差。
经过了一系列严格的测算,这才放下心来。
当然为了稳妥起见,并不只制造出了一套。
同批次剩下的则是好好的密封在无菌包装里。
晚上。
顾风让田波告知老爷子以及家属3D打印钽金属材料已经准备好了。
手术时间按照原计划安排在明天上午。
........................................
结束一天的工作后,顾风回到家。
安安心心的吃了顿饭。
坐到沙发上休息的时候。
手机上弹出了新的通知消息。
顾风划开一看,原来是收到了一封新的邮件。
点进去之后。
一封全部是外文的新邮件映入眼帘。
Dear Dr Gu:
Here is a copy of the decision letter for manuscript “XXXXXXXXX“,Which you were the First Author.
You can now use a single sign-on for all your accounts,
view the status of all your manuscript submissions and reviews,
access usage statistics for your published articles and download a record of your refereeing activity for the Nature journals.
.......
邮件的大概意思是通知顾风发的稿件被接收了,可以登录账户查看所有的投稿和审稿状态,访问已发表文章的使用统计信息等等。
这一次《nature》的接收时间,算是顾风投稿以来接收时间最长的一次。
也可以从这里看出些许投稿的难度。
毕竟是印象因子60多分的文章,接收起来肯定要慎重一些。
特别是顾风这篇投稿是以前从来没人涉足过的领域。
顾风登录账户之后查看了一下同行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