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史无前例的改革开始了!
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般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银行在新时代的特有标签。
早在吴修娅参加工作初期,国家便制订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分离出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直到新世纪初的前几年,这项改革的步伐才得以加快,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
乙酉年下半年,随着ICBC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的改革完全完成。1979到1993探索国家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阶段;1994到2002国有商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阶段;2003至今的国有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阶段,每个阶段都圆满完成,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和伟大成就。
金融行业中的从业人员,有人开始敏锐的嗅到作为国民经济润滑剂的银行在改革中下具有的投资机会和晋升机会。
通过引进外资,剥离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此时的银行,像被吸附的藤壶被除掉后的鲸鱼,轻松而快活!无论领导或者员工,都憧憬着收入翻番的美好未来。
抓住此契机,领导们开始制订详细的收入分配方案。就这样,收入分配呈阶梯状的分配方案出台了。
行长段奕泽的年收入比副行长级别的汪一望竟然高二十万左右。这样说明更为形象。段奕泽收入可能达两百万,而普通员工则几万到十万不等!
汪一望通过关系,想方设法调去一家政策性银行当了行长,从此不再受制于段奕泽管理。他也知道,不良资产剥离后,他签字的那些坏账呆账,过问的人会越来越少,此时调离原单位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好了,高层领导正常收入飞跃似的上了一个大台阶,可苦了基层网点。
每当吴修娅去基层网点时,员工都想方设法找她大倒苦水,——每个人都算计自己的收入,完全不顾一线员工的死活。一线员工最累最辛苦,最容易得罪客户,反而收入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