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天子并未册立太子,所以授课几位文武教师对于皇子算得上是一视同仁。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师生之间相处久了,也看出了个高下来。
说得好听一点,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大皇子沉默老实,但是有点骄傲,还有点懒惰;
二皇子身强体壮,就是性格冲动易怒,动不动发火;
三皇子脾气好,不过读书的时候脑子总是慢半拍;
四皇子聪明强壮,然而生母早逝,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五皇子外向伶俐,可惜身体羸弱,学习骑射完全跟不上;
谢凡渐渐熟悉了工作,也似乎能够理解皇上为什么总是不立储君。几位皇子,暂时都没有表现出人君之相。
时至夏季,暴雨越发频繁。这几天甚至连着下了几天,因此宫里通知暂时停讲。
谢凡早早回家,闲来无事便去考教考教两个儿子的功课。
看着谢阳和谢春上蹿下跳,坐下看书也扭来扭去,似乎板凳上有钉子,谢凡就有些上火。
不过他还是耐住性子,考了几句《论语》又看了下两个儿子所写得大字。
结果一考之下,两孩子《论语》背得磕磕绊绊,大字写得不甚工整。
“自家这两个儿子,不光规矩仪态不如皇子们,学问也真是差了好多。”
气得他内心猛翻白眼,“皇子们将来可不需要考科举,每天都在用功读书。他们俩将来可没有这种条件。”
父母总是带着滤镜看自家孩子,无论如何都是好。皇家孩子多,皇上看待皇子反而还挺客观。
要是谢凡也有五个儿子,恐怕感觉也完全不一样。
现在有了皇子们做对照组,谢凡看自家孩子终于客观了不少。
注释:出自《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