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獴所赠的龙珠。。。暂且先称呼为龙珠吧,因为苏野目前还无法分辨这颗宝珠的种类,但龙珠一般都是有加强识海和精神力方面作用,通过隐匿玄阵藏在舌下,这时却不像以往那样不时的对识海产生作用,而是持续不断稳定的通过穴位和经脉对识海产生波动效果。
在这种效果的作用下,识海犹如时刻处在加速运转和磨合中,即便苏野不进入修炼状态,识海也在不断在这效果的刺激下缓慢地成长和强大。
与萧导师那颗宝珠相比,却没有魂魄悸动的感觉,想必两颗宝珠虽然是同一类别,但品阶和属性不同所致,所产生的效果和强度也有不同。
想到那团银色能量团,一种熟悉感涌入识海。
当初在紫斑灰蟒巢穴中也曾经获得了一块银色柔韧的物品,虽然不认得是什么物品,但那颜色、形状和形态和今日内视脊髓中那团银色能量团极为相似。
意念一动,那块银色柔韧的物品出现在手中,就在握于手中的那一刻,脊髓瞬间发出强大吸引力,银色柔韧物品立时化为水雾般涌入手上各穴位,沿着经脉到达脊髓。
仅在脊髓中驻留不足十息,便发散至识海、灵台果和全身血液中,就如同那团银色能量团一样,比例仍旧是八成被识海星辰和灵台果吸收。
其余两成融入周身血液,手中的灰烬随着空气消散无影无踪。
苏野很是奇怪,以前多次将其取出反复探查把玩皆无任何变化,这次却如此迅速地被吸收,一定是和萧导师这颗宝珠的效果有关。
识海升阶在天穹大陆有史以来极为少见,将来苏野回宗后查询便知,在玄剑宗瑞仙阁典籍中记载,万年来不过数百人,资料极少,对其描述也是寥寥数语极为简单,识海升阶的过程更是一字皆无。
但小蛟龙墨香所在的蛟族,却有详细记载,而且墨香自己就对此清清楚楚,因为她也经历过识海升阶,并且是多次升阶,才得以化龙。
人类由于天生灵智高,所以识海极为复杂,升阶极其不易,每一次升阶需要的条件都极为苛刻。
苏野意外获得龙躯、龙髓、灵台果这是其最大的优势,因为偶然的奇遇才得已成就,这是其他人无法想到也无法做到的。
机缘和气运这种东西,得到了就是有,没得到就是没有,都是事后才能知晓,事前的哪怕是前一瞬间都不会知道有没有。
因为在事前即便是一瞬间,机缘和运气还没有哪个主宰去安排确定,与宇宙天地也就是主宰沟通的唯一渠道是意志。
产生机缘和气运的两个方面中,只有自己的意志是自己可以决定的,那么归根溯源,机缘和气运接来源于自己的意志。
所谓预测、卜卦等,皆是根据其人和灵体的意志,推断其机缘和气运的概率,若说确定在何时、何地、何人身上会发生何事,则必是江湖骗子,推测概率得出的结论永远也只能是可能性。
但这种可能性会随时变化,比如告知一个人其将有机缘和气运后,其反倒再也没有了机缘和气运,那是因为在得知一些信息后导致其意志发生变化,意志发生变化后,则根据之前意志所推测的结果自然会随之变化,不是原来的结论。
苏野又想到,即便雷龙将来得知自己识海升阶的原因和过程,其若是想要复制其过程,也并无可能。
因为除了外部条件外,其主要的、唯一的因素是所要升阶之人类或灵体的意志,每个人的意志不同、且同一人在不同环境和时刻下意志也会有所不同,这便是宇宙天地法则之一。
刚刚想到此处,就觉识海和灵台果异常活跃,竟然也有如同岩浆流淌般的炙热和灼痛感,识海星辰竟然在凝缩变小,识海星辰和识海海洋之间的距离又拉近了一些,但光芒却更加明亮。
灵台果表面如蜕皮般层层脱落,直到脱落九次后紫色光芒一闪,前后不过三十息,识海星辰和灵台果稳定下来,血液中的银色斑点消失了三成多。
苏野不知道识海星辰和灵台果达到什么状态才是真正的升阶,升阶几次才能使其与龙髓等阶相匹配。
但这不是苏野目前考虑的重点,目前的重点在于掌握了升阶的过程和所需要的能量种类,以便今后留意搜寻、获取此类物品、宝物,同时加强在每件事中对宇宙天地法则的参悟、感悟。
正要体验一下目前自身能力的变化情况,外面进来一人,正是先前那位中年男人,请二人前往正堂,与家主见面。
萧导师便携了苏野,穿过游廊花厅,转过假山,进到正堂,与家主见礼后来到客位坐定,家主是一位年岁偏大的瘦削男子,面色淡然眼神冷峻,似是能看透世间一切。
但苏野却有一个经验,越是这种外表看似多智冷峻的人,其要么是高人、要么是普通人,真正有实力有城府的人,往往不表现在脸上,不会让人从外观上看透自己。
但也不尽然,或许对待不同身份的人、处理不同的事表现不同,这等府院定是有实力的大家族才能有的,那么其家主也定然不俗。
小主,
苏野暗中告诫自己,要重视对方,不可轻率。
家主果然不啰嗦,略一寒暄便直奔主题。
萧导师便将那颗宝珠略一介绍,家主听罢并不开口,只是将茶碗轻轻端起慢慢喝了一口,也不放回便手持茶碗沉思,倒像平日独自一人在房中品茶一般。
萧导师也不催促,也将茶碗端起刚要喝,边上侍立的仆从上前两步来到萧导师面前,双手捧起一个玉盘道“请掌柜将宝珠取出一观”。
萧导师似是没听到一样慢慢喝了一口茶,然后将一根小指在茶碗中轻轻一弹,一滴水花飞落玉盘之上,仆从见状急忙躬身一礼“掌柜见谅,是小人疏忽了”。
说罢从储物戒中取出一个小小的雕花金盘、一枚小指节大小的玉简,轻轻放于玉盘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