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在周边旅游 第一节 游览隆昌石牌坊(续3)

永洪感慨万千地说道:“时间来到宋朝初年,关羽的命运却迎来了一个巨大的转折,开始变得倒霉起来。宋太祖赵匡胤对关羽并不尊重,甚至表现出轻视的态度,他下令将关羽从庙堂中驱逐出去,不再让他享有国家祭祀的待遇。面对这样的变故,关羽也只能无奈接受,他重新回到民间艺人的故事之中,继续在那里活跃着。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一直到宋徽宗时期,宋徽宗对道教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心一意追求得道成仙,使得道教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推崇。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关羽被封为“忠惠公”,这一荣誉无疑让关羽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宋徽宗不仅赐予了关羽这个称号,还特意用自己的年号“崇宁”来命名关羽的封号,这显示出宋徽宗对关羽的特别重视和尊崇。此外,宋徽宗还赋予关羽道教中的“真君”神职,册封他为“崇宁真君”。这使得关羽不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或民间英雄,而是成为了道教信仰中的重要神只。就这样,关羽正式加入了道家的行列,与其他道教神仙一同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崇拜。

然而,就在关羽的地位不断上升的时候,北方的金国军队却已经兵临城下。面对强大的敌军,宋朝朝廷急需一位忠勇的军人作为榜样来激励将士们奋勇抵抗。于是,在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宋徽宗再次加封关羽,这次将他封为“昭烈武安王”。这个新的封号进一步提高了关羽的地位,也让他成为了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的千古第一人。从此,关羽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忠义楷模和英勇战神。接着,宋徽宗再一次将关羽当做救命稻草,他似乎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关羽身上,于是第三次追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这一举动让关羽一时间成为了大宋军队的军魂,仿佛只要有他的保佑,宋军就能战无不胜。然而,历史的车轮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信仰而改变,宋朝最终还是走向了衰落。但关羽的地位却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变得更加神圣。

小主,

关羽在佛教中所失去的,道教中又加倍地偿还给了他。关羽荣登王位,渐渐地从人转化为神。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而是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忠义、勇敢和力量。人们对关羽的崇拜越来越深,他的庙宇遍布全国各地,香火旺盛。

永洪说:“到了元朝,忽必烈接受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的灌顶,成为藏传佛教信徒,尊奉喇嘛教为国教。八思巴向忽必烈推荐了关羽,称其为佛教中的伽蓝菩萨(战神)。忽必烈尊崇关羽,并下令在大都(今北京)建立关庙,作为喇嘛教寺院的一部分。从此,关羽成为了蒙古人和色目人的战神,被纳入了喇嘛教的神灵体系。元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对南宋遗民实施了严格的管制措施,其中包括禁止他们学习武术和持有兵器,以及限制结社集会和拜神祭祀等活动。这使得老百姓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拥有武器,甚至连公开膜拜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军神关羽都成为一种奢望。然而,人民内心深处的不满和愤怒却需要一个出口来宣泄。于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戏剧成为了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

在元朝时代,关羽的形象大多活跃于戏剧舞台之上。通过演员们生动的表演,关羽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性光辉,他的忠诚、勇敢和义气在观众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这些戏剧作品不仅满足了百姓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更重要的是,它们成为了民众发泄内心愤怒与反抗情绪的渠道。在戏台上,关羽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他的事迹也被演绎得更加壮烈,这让人们在观看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因此,尽管现实中的束缚让人们感到无奈,但在戏剧的世界里,他们可以尽情地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感。关羽作为一个传奇人物,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元代戏剧舞台上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而这种文化现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民的心态和需求。

永洪娓娓道来:“明朝初年,朱元璋初登皇位,心中对关羽充满了轻视和鄙夷。在他眼中,关羽不过是一个失败的将领,因此毫不犹豫地下旨废除了宋徽宗赐予关羽的义勇武安王封号,并明令禁止百姓祭拜关羽。然而,朱元璋也清楚地认识到民间老百姓潜在的颠覆性力量,尤其是江湖社会对关羽的狂热崇拜和尚武风气,这无疑对大明江山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尽管关羽被朱元璋封杀,但他的影响力并未减弱,反而与日俱增。此时,文人们开始积极介入关羽故事的改编和创作。一系列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等应运而生,通过艺术化的加工,关羽的形象逐渐变得完美无瑕,成为了一个备受推崇的英雄人物。《三国演义》中将关羽塑造成仁义礼智信品德的完美化身,他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了人们心中。由于这部文学巨着的广泛传播,关羽的威望日益飙升,成为了宣扬儒家伦理观念的最佳代言人。在明朝时期,关羽的地位不断上升,最终被封为帝君。这一过程中,明朝政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加封和祭祀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关羽的神圣地位。而关羽也不负众望,以其忠义仁勇的精神,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敬仰和崇拜。他不仅成为了军队中的战神,更成为了民间信仰的象征。在这个过程中,关羽的形象逐渐被神化,成为了无所不能的神明。他的庙宇遍布全国各地,香火旺盛,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前来朝拜祈福。同时,关羽的故事也被改编成各种文艺形式,如戏曲、评书等,深受百姓喜爱。关羽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地域和民族的界限,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

永洪缓缓说道:“当时间来到清朝,关羽的形象和精神依然与满清的汉化策略以及推行儒家伦理道德的国策高度契合,因此备受青睐。在满人入关后的十位皇帝中,竟然有八位皇帝对关羽进行了多达十三次的封赠!乾隆三十三年,关羽更是获得了“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这一长达十个字的尊号。伴随着商业的蓬勃发展,商人和各个行业都纷纷开始供奉关羽,使得关羽成为了财神以及各行业的保护神,进而取代了赵公明的地位。关羽不仅在佛教和道教中地位崇高,还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敬爱。他是传播儒家仁义礼智信价值观的杰出典范,因此,清朝历代皇帝对关羽倍加推崇。雍正皇帝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兴建武岳庙,并以关羽替代岳飞作为供奉对象。由于关羽喜爱阅读《春秋》,儒家将他视为本教派的正统传承人。同治九年(1870年),关羽被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其冗长的封号共有26个字,这标志着他从凡人到神灵的转化过程最终完成。据清末统计,全国登记在册的关帝庙不少于数万座,数量远超孔庙。而关羽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力,也超越了孔子。

永洪缓缓说道:“时间匆匆而过,一千多年转瞬即逝,关羽也完成了从人到神的华丽转身。经过无数政治家们的不懈努力和推崇,关羽最终成为了忠、勇、义的象征,成为了一个道德符号。而牌坊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道德符号!因此,关羽在牌坊上找到了他的替身,而那把青龙偃月刀也随之成为了传说中的神器!”

通过永洪的讲解,五明明白了为何牌坊上三英战吕布少了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