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阳光灿烂,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清新的气息。又是一个美好的星期天!五明和晓萍手牵着手,满心欢喜地带着他们可爱的儿子佳佳。不仅如此,他们还热情地邀请了永洪一家人和他们一起踏上这段特别的旅程——前往隆昌县第二中学,探索那充满神秘色彩与历史韵味的禹王宫山门坊。这次旅行的目标明确:瞻仰那座古老而庄严的石牌坊,感受它所承载的岁月记忆和文化底蕴。
五明一行乘山川机械厂到隆昌县的公交车来到县城里,然后步行两公里路,来到隆昌县第二中学外面。
五明看见,在隆昌县城第二中学的所在地,也就是北关道观坪山坳上,屹立着一座宏伟的禹王宫山门坊。这座牌坊的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刻绘着九条栩栩如生的龙,它们共同捧着一份圣旨,寓意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这座牌坊最初建于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5年),然而,不幸的是,它曾遭受过火灾的破坏。后来,在清同治六年(1880年)的仲春时节,人们对其进行了重建。
值得一提的是,禹王宫山门坊是由客家人建造的。自从经历了三次湖广填四川的大迁徙之后,隆昌成为了四川客家人聚居的重要地区之一。在整个四川境内,有两个主要的客家人聚集地,一个是成都市境内的洛带镇,另一个就是隆昌。随着客家人数量的增多和离乡时间的推移,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厚。因此,他们纷纷修建起会所,作为聚会和交流的场所。隆昌的禹王宫就是客家人精心打造的一个会所,而这座山门坊则是会所前的一道庄严的山门。
如今这座牌坊就位于隆昌二中旁边,也是隆昌牌坊里面最精美的一座。它矗立在那里,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牌坊上有两幅楹联,它们以精湛的书法和深刻的寓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幅是镜刻在山门坊正门上的一副楹联:“微禹吾其鱼乎,想当年冷决川,永赖承天平地。夫民神之主也,念今日服畴食德,应昭肇祀明里。”这副楹联充满了对历史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当我们站在牌坊前,仔细品味这幅楹联时,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思考。他们认为,大禹治水,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因此应该感恩戴德。同时,他们也希望后人能够继承这种精神,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种对于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的追求,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此外,这幅楹联还体现了古人对于神灵的敬畏之情。他们相信,神灵是人民的主宰,因此应该尊重和崇拜他们。这种信仰在古代社会中非常普遍,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这种方式,古人希望能够获得神灵的庇佑和祝福,实现社会的安定和繁荣。
总的来说,这幅楹联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力量,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永洪解释说:“上联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当初大禹的治水,也许我们这些后人早就变成了水中的鱼儿了。想象一下,当年大禹带领着一群人,将大江大河疏通,开辟出一些田间水沟,才让后代的人们有了平坦的良田可以长久地耕种。”
接着,永洪继续说道:“下联的意思是,所有的后世百姓都将大禹视为神灵,为他修建庙宇,一代又一代地供奉。当我们想到今天的人们能够安稳地从事农活,这是因为我们享受了先人的德泽。因此,我们应该从祭祀开始,以表达我们对前代先贤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还有刻在山门坊侧门上的一副榴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