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五明在山川厂读电大 第三节 五明考上电大了(续15)

苏东坡也被这些鲜美多汁的荔枝所吸引,他迫不及待地剥开一颗放入口中,顿时感受到一股清甜的滋味在口腔中蔓延开来。他吃得津津有味,完全忘记了问价之事。等他满足地吃完后,才意识到自己身上并没有带半文钱。

小贩看着苏东坡尴尬的模样,笑着说道:“先生,如果您没有钱,可以用您的字画来抵债呀。”苏东坡一听,心中暗喜,这对他来说简直易如反掌。他立刻让书童取出素绢,当场挥毫泼墨起来。片刻间,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作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小贩接过苏东坡的字画,满心欢喜地离去了。而苏东坡则继续和书童一起欣赏着玉蟾山的美景,心情格外舒畅。这段有趣的经历也成为了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之一,让他的作品更加生动鲜活。

原来,这个索苏东坡字画的小贩就是城边李家荔枝园的主人。为了得到大诗人的墨宝,便以荔枝为媒办成了千金难求的字画。此事,一时在泸州传为佳话美谈。明朝文学家,24岁流中状元的杨升庵,侨居江阳时也和荔枝结下不解之缘。

泸州从唐到明朝以来,长沱两江沿岸数十星

里全是荔枝、龙眼。夏令果实之时,枝头红绿相映,林间凉风阵阵,别是一处乘凉的好地方。杨升庵时常与友朋会聚荔枝林下,开怀畅饮,写上无数赞咏荔枝的千古绝唱。他在《荔枝书锦》中写道:

“水晶丸映绎纱囊,

名字曾闻十八娘。

锦作林时传赋咏,

绣成堆处献君王。

玉壶美酒升华宴,

团扇燕风坐午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