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洪还给五明一行人讲了一个诗人与荔枝的故事:话说自从“妃子笑”成为泸州名贵的荔枝品种后,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品尝这曾经被贵妃娘娘享用过的荔枝。
而唐朝诗圣杜甫、杜工部当年从戎州(今四川宜宾)前往泸州时,恰好赶上采摘荔枝的时节。他品尝了当地的红果鲜荔枝后,感慨万千,挥笔写下:
《解闷十二首·其十》
忆过泸戎摘荔枝,
青枫隐映石逶迤。
京华旧见君颜色,
红颗酸甜只自知。
杜甫回忆起自己曾在京城长安所吃到的荔枝,但那些来自遥远南方海域的荔枝,无论是色泽、香气还是味道,都与眼前这新鲜的荔枝大相径庭。如今品尝了泸州的鲜美荔枝,才让他真正领略到了这种佳果的美妙滋味,令人难以忘怀。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也反映出泸州荔枝的独特魅力。而杜甫的诗句更是为这段故事增添了一抹文学的色彩,使得人们对那段历史充满了遐想和向往。
永洪说,更为有趣的是关于苏东坡在泸州时拿字画换荔枝钱这一传闻,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当年苏东坡被贬海南当官的时候,对南方的美味水果可谓情有独钟,并留下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千古名句,足见其对荔枝爱得深沉。有一年,他和父亲、兄弟路过泸州小憩,当时城里新鲜的荔枝已经采摘完毕,但乡下还有一些晚熟的荔枝。苏东坡非常想尝尝这些荔枝的味道,但却始终未能如愿,心里感到十分郁闷。也正因如此,城中不少人花重金向他求字求画都没能成功。这时就有人开始动起了脑筋……
一日清晨,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苏东坡带着书童一同登上了玉蟾山,准备领略这里的壮丽美景,并去探访一下传说中的玉蟾古关——这座“妃子笑”荔枝的第一驿站。正当他们沿着石板路前行时,突然看到一个小贩挑着一担新鲜的荔枝走过来,口中还高声喊着:“快来尝尝啊!香甜可口的荔枝!”
众人被荔枝吸引住了目光,只见这些荔枝颗颗饱满,色泽鲜艳,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大家都忍不住垂涎欲滴,但当询问价格时,却纷纷咋舌不已。原来,这些荔枝竟然要一吊钱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