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鏊望着眼前的庞然大物,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忧虑。要想得到这样一件宝物,谈何容易?就在这时,善解人意的龙女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轻声安慰道:“别担心,我有办法。”只见她轻盈地舞动身姿,腰间的罗帕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般飘飞而出。刹那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根巨大的金针竟然开始缩小,变得只有一尺长短,宛如一根小巧玲珑的木棒。
金鏊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一切。他感激地望向龙女,心中暗叹她的神通广大。有了龙女的帮助,接下来的计划似乎变得可行起来……,只见那宝物被包裹在一方精致的罗帕之中,散发着神秘的光芒。金鏊小心翼翼地接过罗帕,心中满是感激之情。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龙宫之际,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龙王发现了他的行踪!金鏊被迅速带到了大殿之上,接受龙王的严厉审问。
面对龙王的质问,金鏊毫不退缩,将家乡遭受灾难的惨状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龙王。他言辞恳切,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恳求龙王能够将金针借给他,以拯救那些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乡亲们。龙女在一旁听闻,亦不禁为之动容,她轻声请求父亲能够借出金针。
龙王看着眼前真诚的金鏊和善良的女儿,心中有所触动。他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说道:“借宝给你并非不可,但你需应允我一事。”金鏊闻言,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若能借得此宝用上一月,即便是十件事,我也必定答应您。”于是,他坚定地对龙王表示:“请龙王明示,我定当全力以赴。”
龙王微微点头,缓缓说道:“你须在天亮之前,为我织出一张拦住河流的大网,否则,这宝贝断不会借给你。”金鏊深知任务艰巨,但为了拯救乡亲们,他毅然决然地应下了龙王的要求。可是,时间紧迫,转眼已至半夜,他却仍未想出任何织网的方法。在这偌大的龙宫中,究竟该用何种线材来编织这张巨网呢?若是无法在天亮前完成任务,不仅金针无法借走,洪水更是无法回流归海,那他又该如何解救那些受苦受难的乡亲们呢?想到此处,金鏊心急如焚,不禁泪如雨下。哭声渐渐变成了一首悲伤而悠扬的歌曲,在夜空中回荡着。这歌声如同一把锋利的剑,刺破了寂静的夜空,将沉浸在睡梦中的龙女惊醒。她匆匆赶到金鏊身边,关切地询问为何哭泣。金鏊泪流满面地讲述了自己织网的遭遇,龙女听闻后,方才明白这一切都是龙王故意刁难所致。
小主,
龙女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若要在天亮前织好一张网,唯有一个方法,便是用我的长发来织。”金鏊一听,心中不禁犯难。女儿家的头发何其珍贵,岂能轻易割舍?然而,眼下似乎别无他法。龙女并未与金鏊争辩,毅然决然地拔下一根根秀发,开始编织起那张救命之网。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渐露鱼肚白。终于,在天亮之际,龙女完成了这张网。金鏊来不及多想,急忙向龙王交还了网,并拿起金针迅速返回玉蟾山。抵达目的地后,他毫不犹豫地在汹涌的洪水中捅出几个大洞。顿时,漫天的洪水如脱缰野马般奔腾而回,涌入大海之中。乡亲们终于得救了!
龙王接过网后,反复翻看检查,很快便发现这网竟是由龙女的头发所织成。他勃然大怒,立刻召唤龙女前来质问,得到的答案果不其然。盛怒之下,龙王不再倾听龙女的任何辩解,径直冲上玉蟾山,欲夺回金针。金鏊深知洪水可能会再次袭来,紧紧抱住金针不肯放手。龙王施展法术,转眼间,金鏊化作一座巍峨的山峰,永远屹立于此。龙女得知消息之后匆忙赶来,却只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完全不见金鳌人的身影。她伤心欲绝,一屁股坐在山前就不肯离开了。龙王苦口婆心地劝说着,然而龙女根本听不进去;龙王又是恼怒又是心疼,最终一怒之下竟然将龙女也变成了一块坚硬冰冷的石头。自此以后,为了纪念这对深情的年轻人,人们将金鳌幻化成的山峰命名为“金鳌峰”,而那块龙女化身的石头,则被称作“飞来石”。
五明和他的同伴们继续前行,终于来到了穿山峡石的石壁之上。这里矗立着一片壮观的塔林,杨升庵状元曾经赞誉道:“山似岷峨派,峰如峋嵝尖。”永洪感慨地说道,在杨升庵的眼中,玉蟾宛如川南地区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而隐藏在茂密松林之中的那些和尚的石墓塔林,更是吸引着游客们前来探寻古迹。这些石塔形态各异,大小不一,高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呈六角形状,有的则像菱花一般,还有仿照圆锥形状的、圆柱形状的以及三角形状的等等。每一座石塔都造型优美独特,风格迥异,雕刻工艺精湛细腻。从远方眺望过去,那里像是一片茂密的树林;走近一看,才发现那竟然是一座塔林。塔上生长着树木,而树木的旁边又耸立着一座座高塔,这样的景象就如同仙鹤停歇在松林之间一般,而那一座座塔群,则宛如一只只玉色的蟾蜍在碧绿色的波浪之中嬉戏玩耍,给原本秀美的山景更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永洪说道:“关于这片塔群,其实还有着一个非常美好的传说故事呢。据说,当年圆通宝寺的开山祖师义兴,为了能够在玉蟾山上进一步扩建寺庙,广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弟子,并将佛经教义传播到天下各地,他不畏艰辛劳累,四处奔波化缘,最终成功地重建了这座宝刹,并且还为菩萨们重塑了金身。在开山门的那一天,场面异常热闹,甚至还有人专门写了一首诗赠送给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老。”
诗中写道:
玉蟾山石绿浮空,
春日莺啼关口风,
松楠十里竹连营,
金鏊峰上梵王宫。
自那以后,圆通寺里常年都能听到晨钟暮鼓之声,香火也十分旺盛,前来朝拜还愿以及进香拜佛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乎,玉蟾宝刹便逐渐成为了川南地区的一处着名佛教圣地。
永洪说:“谁能料到呢?玉蟾山的百姓们刚刚过上几年安稳日子,突然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每年不是天灾就是人祸,老百姓简直活不下去了,寺庙里的香火也变得越来越稀少。有一天,朝廷竟然派遣了一位钦差大臣来到泸州,要求当地百姓向朝廷缴纳贡品。这一下子可炸开了锅,人们心里都惴惴不安。因为这些穷苦百姓已经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可以上交呢?更别提什么贵重的贡品了!”
无奈之下,百姓们只好一窝蜂地涌到庙里,恳请德高望重的义兴长老帮忙想想办法,好让大家免去这份沉重的皇贡负担。然而此时此刻,长老自己也是忧心忡忡、眉头紧皱。他一边不停地转动着手中的念珠,一边暗自琢磨:如果拒绝交粮,那么黎民百姓恐怕就要遭受灭顶之灾;可是若真要交出贡品,他们又实在拿不出任何东西来啊!正当长老左右为难之际,他忽然抬头凝望着大殿内明亮的灯火,闭上双眼开始静心参禅。就在这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他想起了前些日子发生的一件事情。
当时,有位年过古稀的老太太来到寺庙里虔诚地拜佛祈福。临离开的时候,她送给长老一张神秘的谜帖,并且郑重地叮嘱道:“一定要记住,只有在遭遇巨大灾难的时候,才可以将它拆开查看,如此一来,就能逢凶化吉、转败为胜。”想到这里,长老急忙拿出那张一直被自己小心翼翼收藏在身边的神秘帖子……然后让小和尚赶紧去取来,打开一看,发现里面竟然是一些生长在河岸边的野生果实。长老看着这些东西,苦苦思索却始终不得其解,于是他双手合十,虔诚地祈求观音菩萨保佑,希望能够解开这个谜团,拯救百姓于危难之中。就在这时,一位身姿婀娜、亭亭玉立的白色衣裳女子突然出现在眼前,她说道:“在玉蟾山上山下以及两条河流的两岸附近,都藏有能够拯救这一方百姓的宝物。”说完,她就化作了一股轻盈的微风离去。长老回过神来,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绪,摸了摸脉搏,突然恍然大悟,立刻站起身来,拿起禅杖带着小和尚在山前山后转了一圈,果然看到了很多野果。接着他们又走到山下的河边,发现两条河岸边上也都是野果。摘下一支仔细观察,这不正是当年拯救诸葛亮十万大军的救命粮草吗?刹那间,长老心中有了主意。
小主,
第二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长老便带领着万民册和一众寺僧、尼姑们出发了。他们每个人都背着一大袋救兵粮果,步伐坚定地朝着朝廷钦差所在之地前行。
当钦差大人看到这些红色的果子时,不禁瞪大了眼睛。它们红得像玛瑙一般,大小如同佛珠,看起来十分诱人。钦差大人拿起一颗放入口中品尝,却发现味道又甜又酸,让人难以咽下。
就在这时,义兴长老和其他僧侣们纷纷抓起救兵粮果大口吃了起来。他们吃得狼吞虎咽,仿佛这是世间最美味的食物。钦差大人见状,心中充满了疑惑,他立刻询问身边的小和尚,这才得知泸州已经遭受灾难多年。早在三年前,这里就已经看不到五谷的影子了,而这种野果,就算是长老也规定每人每天只能吃九颗。对于寺僧们来说,今天能够饱餐一顿,已经是感激涕零了。
钦差大人被眼前的惨状深深触动,他的同情心油然而生。于是,他当场决定离开泸州。没过多久,朝廷颁布了一道圣旨:泸州地区的百姓可以免去三年的皇贡。这个好消息传遍了整个泸州,人们欢呼雀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位智慧的长老和善良的钦差大人。
永洪感慨地说道:“义兴长老为民请命,免除了一场生灵涂炭的浩劫,其恩德真是无边无际啊!”听闻此事后,老百姓纷纷前来感谢他,因为他为父老乡亲们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多年之后,长老圆寂西去。老百姓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和深深敬意,特意在玉蟾山上挑选了一处风水宝地,为他修建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墓塔。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塔的四周筑起了坚固而精美的石栏杆,并种下了许多挺拔翠绿的松树和柏树,以此作为对这位曾经为百姓做好事的和尚的永久纪念。
从此以后,每逢农历二、六、九月份,山上都会举办盛大热闹的庙会活动。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总是不约而同地来到塔前,怀着崇敬和感恩的心情悼念义兴长老。这种传统代代相传,年复一年,从未间断。随着时间的推移,义兴的塔墓也变得越来越宏大、越来越壮观,成为了当地一道独特而又庄严的风景线。
永洪说,后来啊,寺里其他和尚圆寂的时候,也纷纷嘱咐寺僧们,一定要把自己埋葬在义兴长老的塔墓旁边,这样就能沾上一点长老的佛光啦!而且呢,他们还要求给自己修建一座墓塔哦!这座塔的位置嘛,当然要紧靠着义兴长老那座六角塔墓才行呀!随着时间的推移,寺庙里逐渐立下了一条规矩:只要是寺里的僧人去世了,都得被埋葬在这片松林当中哟!
从那以后啊,这里的石塔变得越来越多啦!而且它们的样式也是千奇百怪,各不相同呢!有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四方形的、三角形的、六边形的;甚至还有人面部形状的呢!此外,这些石塔的顶部设计也很独特哦!有的是尖顶的,有的是圆顶的,还有的是棱形的呢!至于塔身嘛,则有两层或三层的,也有三层或四层的哦!在这片郁郁葱葱的松林间,众多造型各异的石塔错落有致地矗立着,远远望去,宛如一片玉蟾塔林,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啊!
五明一行人远远望去,只见玉蟾山西隅处,一座金色山峰耸立于天地之间,突兀高耸,独自秀丽。这座山峰周围环绕着古老的树木和青藤,交织缠绕,宛如一块碧绿的玉石。山壁之间,飞泉瀑布如银线般飘逸垂下,美不胜收。
山顶上有一座金鳌亭子,亭子建造得十分精巧别致。自古以来,这里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前来登高远眺,赏景揽胜,他们在此吟诗作对,相互唱和,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话。
永洪接着说道:“曾经有一天,当时被誉为‘嘉靖七子’之一的张居来到了泸州,请求侨居于此的杨升庵为他的父亲撰写一篇《墓志铭》。杨升庵欣然应允,并邀请了泸州的经学家曾岷野一同在金鳌亭中为张居来设宴接风。”。
三位才子初次相见便如同故交一般亲切,张居来酒过三巡之后感到耳朵发热、脸颊发烫。他看到玉蟾山宛如一条蛟龙横卧于此,山势雄伟壮观,占据一方天地。山中树木郁郁葱葱,泉水曲折流淌,水声淙淙作响,还有琴蛙伴随着鸣叫声,仿佛在演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这里无需刻意作诗都能成就一首好诗,即使没有心思作画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远远望去,山中的玉蟾寺依傍着山势而建,寺院宽敞开阔,殿宇气势恢宏,张居来不禁暗自感叹:“泸州真是一个好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