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五明在山川厂读电大 第三节 五明考上电大了(续11)

我的学生生活 山果果9 6495 字 21小时前

长老听闻歌声,不禁心生疑惑。他寻声望去,只见路边一块石头上刻着四个大字:“阿弥陀佛”。那字迹犹如流云翻滚,又似狂草龙腾,气势磅礴,令人惊叹。此时,长老突然领悟到,这首山歌竟然隐藏着四个字,将它们组合起来便是:“和尚天子”。

至此,长老方才知晓眼前之人竟是明朝的建文皇帝。他顿感懊悔不已,立刻派遣人手前去追赶,但为时已晚,建文和尚早已朝着云龙寺的方向离去。事后,长老为了表达内心的愧疚之情,特意请来能工巧匠,在玉蟾山上的悬崖峭壁上雕刻出一尊高达数米的建文皇帝像。在雕像旁边,还伫立着一位陪伴他晒经书的小沙弥。为了完成这座雕像,长老煞费苦心,并将其命名为“建文像”。历经五百年的风雨沧桑,这座雕像至今依然保存完好,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永洪说道:“建文帝的雕像,历经无数代寺僧精心呵护才得以保存至今。这座雕像已然成为建文帝在川南地区留下的珍贵遗迹。而那块曾经用于刻写经书的巨石,则被后人取名为‘晒经石’。更为奇特的是,这块晒经石底部由几块石头支撑着,每当山风吹过,它竟然会微微晃动!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其称为‘经石风动’,并将这一独特景观赞誉为玉蟾山中八大胜景之一。”

五明、晓萍以及永洪一家人怀着虔诚之心登上玉蟾山,庄重地参拜了千手观音菩萨。他们惊叹地发现,千手观音像高达 5.6 米,宽度达 3.5 米,长度更是达到了 11 米。这座壮观的摩崖石刻造像是玉蟾山的艺术瑰宝。它拥有 11 个头颅,36 条手臂,两侧还有多达 1000 只手,每只手中皆握持着各式法器。此外,那千只手臂犹如孔雀展屏般绚丽多彩。一千只手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法力,那千只眼睛,仿佛有着无限的视野。每当观音盛会举行时,川南地区的男男女女都会前来此地虔诚参拜。千手观音身旁林立着众多小雕像,它们大多是源自明代的精美石雕。玉蟾山上的摩岩石刻数量繁多,大大小小共有四百余尊。这些佛像体型各异,有的高达数米,有的则小巧玲珑不足一尺。而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千手观音"像。她拥有十一个头颅,三十六只巨大的手,每只手中都握持着不同的法器,而其身后更是密集排列着宛如孔雀开屏般的上千只小手。每只手上都精心雕刻着限暗,场面极其壮观,令人不禁感叹这简直就是鬼斧神工的杰作!然而,石刻中最为精髓的部分却是"悟道图":在婆娑起舞、形如鱼鳔的菩提树下,端坐着一名少年,他将脸庞紧贴在膝盖上,陷入冥思苦想之中,给观者带来一种领悟禅机的感觉。反映的是净饭王的太子悉达多修行数年,在树下思念亲人的故事。石刻构图别致,造型优美,刻工十分精细,被佛学家、雕塑家称为玉蟾山佛像中一宝。据传,“千手观音”和“悟道图”是鲁班和他的徒弟赵巧修的。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永洪说:“这玉蟾山上的千手观音石雕像啊!其实还有一个传说呢!那可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事情啦!当时啊,这玉蟾山上既没有寺庙也没有佛像哦!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林海呢!尤其是那苍劲的松柏,雄踞崖边;而那些拔地而起的樟楠树,则耸立于云端之上。这山里面不仅有涧有泉,而且山顶上还奇峰挺拔、怪石嶙峋哦!这里的四季都充满了鸟儿欢快的歌声和花朵迷人的香气,可以说是蜀中一块名副其实的宝地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一年,观音菩萨前往西天取经时,在云头上偶然间看到了这里。她惊叹道:‘哇!这里简直就像是一块镶嵌在碧绿丛中的彩玉啊!真是一处难得的修身养息之地啊!’于是乎,观音菩萨决定邀请工匠们在此修建一座宝刹。然而,这些被请来的工匠们却向观音菩萨提出了三个条件哟!第一条就是希望观音菩萨能够普渡众生,并在行善于天下的同时广结善缘;第二条则是要求观音菩萨千万不要模仿鸡叫,以免耽误了他们为人间修桥铺路的进度;最后一条则是告诫观音菩萨待人接物一定要诚心诚意,绝对不可以说谎话哦!”

“观音菩萨爽快地答应了工匠们提出的这三个条件之后,便催促他们尽快在三个月内完成这项工程。但工匠们却笑着说道:‘哎呀!三个月实在是太长啦!我们只需要三天时间就能搞定咯!’”观音一听,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她实在无法想象仅仅用三天时间就能建成一座宏伟的宝刹。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派遣善财童子留在这里担任监工,亲自观察这些工匠们如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位工匠心思细腻,头脑灵活。当他得知善财童子被派来监督自己时,心中不禁暗自发笑:“好啊,你竟然还派人来监视我!那我正好借此机会试探一下你们是否真心诚意地答应那三件事情。”

次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工匠就迫不及待地上山砍伐木材。令人惊讶的是,他根本不使用斧头,而是仅凭一根细细的墨线轻轻一弹,巨大的树木应声倒下。接着,他开始开采山石,但同样没有使用任何工具,只是用一把大刀在石头上随意划了几下,坚硬的岩石瞬间分裂成片。制作砖瓦的过程更是轻松无比,他只需将树叶放在地上踩踏几下,转眼间就变成了精美的红瓦和青砖。这一幕幕场景让一旁的善财童子看得目瞪口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发生的一切太过神奇,他不禁怀疑这位工匠难道是神仙下凡?或者是传说中的鲁班转世?整个上午,所需的材料已经全部准备齐全,然而,工匠却迟迟没有动工修建宝刹。这究竟是为何呢?原来,工匠内心深处仍然担忧观音会反悔当初答应的三件事情。想要试探一下观音是否心诚。于是乎,就在观音回程的途中,出现了一个既瞎且瘸、模样甚是可怜之人,拦住了观音说道:“求求您发发善心,可怜可怜我这个又瞎又瘸之人吧!”他一边诉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一边紧紧抓住观音的竹篮子不肯松手。观音在听完善财童子带回来的书信之后,非常想要亲自去看看这个工匠到底有何神通法术,因此并没有心思与这个拦路之人多费口舌。然而,当她看到眼前这个残疾之人如此可怜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悯之情,立刻停下脚步,从竹篮中取出一株仙草,轻轻敷在瞎子的眼睛上。瞬间,瞎子的双眼重见光明。接着,她又从净瓶中倒出三滴仙水让他喝下。果然不出所料,原本瘸腿的人也变得行动自如了。

观音继续前行,来到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前,正准备渡河。突然间,只见河中漂来一名溺水者,他在水中拼命挣扎,并大声呼喊求救。眼看着溺水者逐渐沉入水中,观音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工匠所说的那三件普度众生、广行善举之事。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将净瓶中的柳枝抛出,柳枝随即化作一艘救生船,迅速将溺水者救捞上岸。那人一脸狐疑地看着观音菩萨,语气中带着质问:“您是否派遣了善财童子前去监视那些工匠们?”观音菩萨神色坦然,毫不掩饰地点头道:“确有此事,但我绝不会对任何人说谎话。”

原来,这些工匠们曾试过观音菩萨三件事情,从而深刻体会到她对待人们的真诚与善意。于是他们急忙赶回玉蟾山,着手修建寺庙。当他们到达山腰时,沿着石阶一步步攀登上去,每登上一级便能看到一座牌坊,而每经过一座牌坊又会迎来一座更为庄重肃穆的殿堂。

观音菩萨走进寺庙后,不禁被眼前所见震撼。整座庙宇布局精巧大方,错落有致,严谨的结构彰显出宏伟壮观的气势,令人赞叹不已。红砖青瓦交相辉映,勾起人们对古代的遐想;而丹墀瑶阶则更显华丽辉煌,美不胜收。

庙堂内部引入清泉汇聚成池,堆积石头堆砌成山,栽种绿树营造出一片绿茵,培育花卉点缀成花坛,所有元素相互交融,宛如天成。位于正殿上方的千手观音佛像庄严巍峨,两旁分别屹立着各种形态各异的观音像——观音、日月观音、数珠观脊、莲台观音、六臂观音以及送子观音等,显得极为壮观。

整座寺庙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仿佛能够净化心灵,让人沉浸其中,感受那份宁静与神圣。

永洪说,后来啊,那位开山祖师爷将这座寺庙命名为“圆通寺”,而后又改称为“玉蟾寺”。那么,修建这座玉蟾寺的工匠到底是谁呢?众说纷纭,有的人说是鲁班,还有人说是鲁班的徒弟,更有人说是鲁班的后代。永洪转头问向五明等人:“你们觉得呢?会是谁修建的呢?”永洪紧接着告诉他们,实际上,正是鲁班及其徒弟们建造了这座寺庙。

小主,

永洪继续讲述道,当年鲁班在乐山凌云山上造出一尊大佛之后,胜过了其徒弟赵巧。赵巧随后在成都宝光寺塑造出五百罗汉像,师徒二人便决定再次一较高下,要在玉蟾山的石崖上比试一番,比比谁雕刻出来的佛像更为精美。两人约定好二更时开始动手,一直到鸡鸣声响起方可结束。待鲁班与赵巧分别后,鲁班心中暗自思忖着,这次比拼技艺自己也绝对不会输给徒弟的……。他匆匆忙忙地吃过晚饭后,便迫不及待地爬上床准备睡觉,并叮嘱妻子一定要在三更时分将自己唤醒。而徒弟赵巧这边,则在宝光寺精心塑造了五百尊罗汉像。虽然这些罗汉像无法与师傅的大佛相媲美,但它们的造型却十分优美,形态各异、独具特色,每一尊都有着独特的旨趣,可以说是稀世珍品。

今晚,赵巧要和师傅完成同样的工作任务,他们同在一座山上,同在一块石崖上进行创作。然而,这对于赵巧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毕竟他需要面对的是技艺高超的师傅。饭后,赵巧并没有闲着,而是立刻在屋子里开始绘制草图。然而,尽管他画了一张又一张,但始终觉得不够满意。于是,他决定亲自上山去观察地形,并反复对比、测量,绞尽脑汁苦苦思索,试图找到最完美的方案。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后,他终于有了灵感。

当他看到寺庙后面那棵高大的黄葛树时,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冲动。那低垂到地面的树叶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仿佛在地上拂过一般。而那些被小沙弥扫不尽的落叶堆积如山,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眼前的景象让赵巧迅速勾勒出一幅精美的石刻模型的轮廓。深夜时分,赵巧收拾好了自己的工具,静静地等待着二更的钟声响起。一旦二更的钟声敲响,他就会立刻上山开始工作。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赵巧终于等到了二更的钟声。他毫不犹豫地拿起工具,向着山上走去。

在山上,赵巧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他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但始终没有看到师傅的身影。尽管心中有些担忧,他还是决定再次下山看看情况。当他回到家中时,发现师母仍然坐在灯下专心致志地做着针线活。赵巧连忙对师母说道:“二更已经过去了,赶紧叫醒师傅上山吧。”然而,师母却平静地回答道:“他已经知道了。”听到这句话,赵巧稍微放下了心,随后又匆忙赶回山上继续雕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更已经悄然过去。此时,赵巧的“悟道图”即将完成,只剩下菩提树叶的部分尚未雕琢完毕。然而,他依旧没有听到师父敲打石头的声音。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难道师父已经提前完工了?就在这时,他远远地望见山脚下有两个人影正朝着山上赶来。赵巧定睛细看,发现那正是师父和师母。

不愧是经验丰富的鲁班大师傅,他来到石崖前,略微丈量了几下,然后与师母低声商议了一番。接着,他们取出工具,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只见凿子在坚硬的石岩上飞速舞动,碎石纷纷落下。师母则用竹篮将这些碎石从山崖边倾倒下去,仿佛有数十人一同在石崖上劳作一般。整个场面异常壮观,让人叹为观止。此时此刻,四更的钟声响起,鲁班终于开始着急起来。他低头看了一眼,发现自己距离目标还差得很远。原本,他计划为观音塑造一千只手,但现在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只能匆匆忙忙地为观音雕琢出十一个头颅,而那一千只手则只是仓促间凿出的模糊影子罢了。师母深知自己犯下的错误,因为二更的时候没有及时唤醒鲁班,导致他上山后变得手忙脚乱。于是,师母迅速从头上取下金簪子,在那一千只手心上轻轻一划,瞬间变成了一千只眼睛。接着,她又在手上划过一道,这些手立刻变成了一千件法器。如此一来,总算是替鲁班解了围。

就在这时,鸡鸣声传来。天空逐渐亮起,师徒二人邀请寺庙中的僧人以及众多乡亲前来品评。众人纷纷夸赞赵巧绘制的"悟道图",无论是衣着的款式还是色调、纹饰,都恰到好处,尤其是其中的王子雕像,简直栩栩如生,甚至超越了师父鲁班的"千手观音"。至此,鲁班方才意识到,赵巧的技艺和智慧已然远超于他。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过旧人啊!

五明等人站在玉蟾山上,目光所及之处,便能看到那刻于穿山峡石石壁之上的十八罗汉漂海图,以及端坐在莲台上的观音佛像。这幅十八罗汉漂海图堪称玉蟾山石刻中的绝妙之作,更是我国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宝。

永洪告诉大家,曾经有两位名人——着名雕塑家、教育家、工艺美术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郑可与佛学专家郭青老师前来参观过这些石刻艺术作品。当他们走进穿山峡时,立刻被眼前的“十八罗汉漂海浮雕”深深吸引住了。两人满心欢喜地赞叹道:“这‘罗汉飘海’简直就是石刻艺术中的珍品啊!即使放在全国范围内,甚至是全球佛像雕刻艺术领域里,都实属罕见。古代劳动人民凭借着他们的智慧,为我们后世子孙留下了如此珍贵且流传千古的宝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了探寻这十八罗汉漂海艺术的起源,永洪特地为五明等人讲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

永洪说,相传,在很久以前的某一年六月十九,那可是观音成道的大日子啊!十八罗汉兴高采烈地为观音举办庆生会,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忙碌了大半天,最后却是客人稀少,主人众多。观音满心欢喜而来,却带着失望扫兴而归。她回到东海普陀山的佛地后,心情一直很郁闷,坐在莲花宝座上,久久没有起身。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九月十九,这天可是观音涅盘日(民间传说这天是观音坐莲台的日子)。于是,观音决定邀请十八罗汉到东海普陀山来共饮生酒。不过,她还立下了三个规矩:其一,众罗汉不得乘船;其二,不得驾云;其三,不得乘风。十八罗汉收到观音的请帖后,一个个都摸不着头脑。要前往遥远的东海,除了被禁止的这三种方式,似乎就只剩下漂洋过海这一条路可走了。而且,看这情形,观音的这顿生酒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喝下的呢……。众罗汉一商量,决定来一个十八罗汉飘海去普陀山。九月十九这天,在波涛滚滚的东海面上,十八罗汉各显本领,有的骑龙、有的跨虎,有的站在鳌、龟、鱼、虾等众族身上,前呼后唤,谈笑风生,同渡彼岸。手中的禅杖、木鱼、宝杵、拂尘、钵盂、经卷在空中呼呼作响,掀起东海千尺狂涛。谁知,刚行了数十里,突然面前雾漫漫袭人面。众罗汉一下子看不清你我,分不清东南,你的龙碰着我的虎,顿时龙争虎斗,我的坐骑扯住他的拐杖乱作一团,吵吵闹闹不可开交。长眉罗汉出来劝说好一阵,众罗汉才平静下来。观音在云头上把净瓶中的水一收,浓雾这才渐渐散开,这时云也没有了,雾也散了。观音捂嘴好笑,真是一群憨罗汉!雾散了,十八罗汉又才踏浪往普陀山方向而去。大肚罗汉说,“我看刚才这雾起得有点怪,散得也怪,可能其中有板眼,今天去赶生酒,我看路上还要扯拐。大肚罗汉话音未落,只听一声,“拿下”十七个罗汉的渡海法宝、座骑都不见了。一个二个只见往下沉,沉到海底一看,全是些水藻,跘的跘住脚,绞的绞住手,有的套住头,有的捆住身,只有大肚罗汉抓住龟的绳子才没有落入海中。喊了一声:“变”龟变得来成几丈大,好不容易才把十七个落水罗汉打捞起来,再往海水中看,刚才跘人的水藻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众罗汉们抬起头来,向天空望去,只见一朵巨大而华丽的莲花云正朝着普院山缓缓飘荡而去。伴随着云朵的移动,一阵清脆悦耳、宛如银铃般动听的笑声从空中飘落下来,仿佛这笑声就是由观音菩萨所发出的一般。

经过一番艰难跋涉,十八罗汉终于在正午时分抵达了普陀山。他们来到山上后,受到了观音菩萨的热情款待。观音菩萨亲自出来迎接,并让善良聪明的善财童子端出了一桌子丰盛的菜肴和美酒,以此来为众罗汉接风洗尘。

然而,当罗汉们看到桌上摆放着的那些东西时,一个个都惊讶得目瞪口呆——这些竟然都是他们刚才在海上不慎失落的漂海法宝!此刻,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观音菩萨邀请他们前来,并非只是为了喝酒作乐,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用意啊!

此时此刻,罗汉们心中暗自庆幸不已,同时也对观音菩萨的智慧和神通广大深感敬佩。于是,他们纷纷举起酒杯,向观音菩萨表示敬意,并开始品尝起这顿别具意义的接风宴来……

五明等人听完这个故事后,不禁陷入沉思之中,他们被这个神奇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此时此刻,他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神秘的世界里,感受到了传说中的仙人推磨所带来的震撼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