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今日我就要被谏臣们拿着笏板往脑袋上砸了...”
北伐后,不少大臣对皇后的成见渐增。
每个月弹劾她的折子像小山一样高,全都堆在了椒房殿的案几上。
那些捕风捉影的罪名,让她一边批阅一边啧啧称奇。
父皇平日里会在椒房殿用午膳,每次吃饭都是与母后议论自己听不懂的国事。
“好端端的,为何罚了太仆的人?”
“他们确实该敲打一下。”李询语气不快:“堂堂三品官员,居然放任自家稚子当街污蔑一国之母为妖后...”
宋钦莲笑笑,见怪不怪:“我本来就是啊...”
李询眸色一变,不悦的停下了筷子:“谁说的?”
“啧,陛下,您忘了,您昨晚才刚说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阿询,今日情况,我们不是早就料到了吗?”
宋钦莲倒是心大,筷子一直没停:
“飞鸟尽良弓藏,由不得鸟,由不得弓,也由不得挽弓人。
孙家前些日子还劝我造反呢,孙老将军人不错,就是上了岁数难免糊涂,昨日钦山已收了他的虎符,你再寻个理由把他调回地方郡吧,我看巴东就不错...”
北伐后魏国新政伊始,世家盘根错节的关系开始被瓦解,但却暂无合适的寒门贤才安插在朝堂内与之抗衡。
眼见一道道政令对自己的蚕食,世家们不可能束手就擒。
他们试图攀附手握军权的宋家,继续连成一片,与皇权对抗。
可惜,他们碰到了铁板,宋氏权势滔天,但有宋钦莲坐镇,北平王府完全不结党站队。
但这不丝毫影响世家继续想方设法制造事端。
到了最后,宋钦莲不耐与他们见招拆招。直接让已封为北平王的宋钦山上了道折子,称暂无战事,请求赋闲在家。
“昌儿若还是活着...”
李询眸色黯了下去,看了一眼在一旁埋头专心吃饭的女童,眉梢便不自觉的耷拉了下去。
“可是没有如果啊...“宋钦莲搁下筷子,也叹了口气:
“阿询,世上没有如果。这就是我的命,昌儿的命,也是你的命。”
“那你也不打算继续北伐了吗?”
“不去了,柔然不去了,哪儿都不去了...”宋钦莲边说,边给女童擦了擦嘴角的饭渣。
“哪儿都不去了?”李询有些惊讶,随即是不可置信的惊喜:
“可你先前不是说...说打完仗后不打算待在宫里,要到处转转的吗?”
“之前我想着,光顾着打下大片的土地,都没来得及仔细看看。所以我打算平定局势后,就信马由缰周游各地,四处转转。看看中原的锦绣河山,瞧瞧塞外的大漠风光....
但现在我改主意了...”
宋钦莲抬头望着李询,眉眼带着柔和:
“我不能把陛下一个人丢在这里,要不然你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日后我就长期驻扎在椒房殿里,什么也不干,就看着舒儿长大,再顺便监你的工。
她笑的那样柔,让李询都有些发愣。
“我要好好看看,我的陛下呀,是怎么治理本将打下的大好江山。”
“好...”李询眉头一舒,绽出明艳的笑来。
他轻声应下后,又提起了其他事来:
“既然你不打算出去了,那我多派遣点工匠将永乐公主府修好。
椒房殿太小,魏宫里规矩又多,公主府竣工后,你也能时不时借住到宫外。”
“别!”宋钦莲连连摆手:
“万佛寺刚修完不久,公主府慢慢修便是了,否则周度支又该追着我骂了...”
再往后的几年里,宋钦莲过得磕磕绊绊,整日都是鸡飞狗跳的烦心事。
后宫一些妃嫔对她的独宠敢怒不敢言,便暗中针对她。
宋钦莲养的鱼,就没有一缸能活过七天的,直叫年幼的永乐公主大呼‘神奇’,以为每七日池鱼就会自动变色。
养在御厩里的血汗马瑶影,随她征战多年,忽然发疯,狂奔到御花园中,撞伤了妃嫔。
那妃子是高门之女,父兄皆在前朝为官。她性情温和,素来不争不抢,被撞伤后,当夜不治身亡。
皇后娘娘的一匹马,与重臣之女的性命,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