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以善书征入翰林为侍诏,诸词臣以其不由科第,犹群呼为书博士,不屑与同列...是时专尚科目,征明意不自得,连岁乞归。
以徐征明的才华和名声,尚且得不到翰林们的认可,只好灰溜溜致仕乞归,一般人想通过举荐的方式入翰林即使是有门路,也是没这个勇气。
翰林和阁臣的选拔制度造成当时掌握最高权力的执政者们大多是熟读四书五经,却缺乏实际从政经验和基础历练的官员,对国家的治理大多是遵循旧例,很少能有开创性的治理。
到轩辕崇明先帝七十八岁薨逝前,为了避免这个情况,慢慢有了“不当专用词臣,宜与外僚参用”的呼声,鼓励有能力、有行政经验的地方大臣入阁参与国家的治理决策。
但由于词林内阁体制的传统已根深蒂固,一时间难以动摇。
直到轩辕帝二十岁开始继位,改国号泰安,国家已陷入水深水热之中,轩辕皇帝痛下决心,大规模选拔非翰林出身的官员入值内阁,其时已回天无术。
翰林院制度有种种不足,但却为读书人指明了一条“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上升通道。
无数读书人埋头苦读,只为能够在科举考试中雀屏中选,成为翰林学士乃到阁臣,最终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理想。
苏淮瑾可谓是相当幸运,赶上一个好的时机,朝纲稳固,进入翰林院比许多人都幸运。
轩辕帝继位二十年,政治思想达到轩辕王朝巅峰,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只可惜,百姓仍然不够富足,时常有百姓因为疫情流离失所,这几年瘟疫好不容易过去,但是粮食最为短缺,百姓苦不堪言。
苏淮瑾第一天上朝感觉还挺不错,皇帝陛下面相一看就是和善的,回来跟家里人一阵夸赞。
苏老头连带着给儿子夹了好几块肉,苏淮瑾心情十分不错。
温氏苏老头带着人这几天将新房子收拾了好几天终于像个样了,苏老头难得做饭,一顿饭吃的十分愉快。
苏思淼半夜三更爬起来修炼,如今已经到第二个虚灵境了,真身虚身进入灵虚境完全不受限制,对打一个十岁小男孩完全不是问题,修炼完美滋滋睡了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