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止设翰林学士及讲读、编修等官,备顾问而已”,仍属于翰林官,类似于天子近侍。
到后来,内阁的权力一步步扩大,票拟批答成为内阁的专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无宰相之名,却掌握了宰相的权力。
内阁原本是天子的近侍机构,到后来变成了处理国家政事的行政机构,内阁首辅成为了事实上的百官之首。其他内阁大学士地位也水涨船高,拥有不下于各部尚书的地位和权力。
内阁大学士这么吃香,但要抢到一个入阁名额却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首先内阁大学士大多出身于翰林院。
“统计轩辕崇明一代宰辅七十余人,由翰林者十九”如,先帝最早选用的7位大学士中,有三位不在翰林院任职,改翰林院后方可入职,到后面翰林方能入阁更是成为定规。
其次翰林入阁要经过廷推。内阁创立之初,内阁大学士由皇帝亲自点选,但随着内阁权力的扩大,大学士的选拔制度也发生了改革,大臣们为了制衡皇帝的权力,开始了阁臣的廷推制度。
廷推就是由六部九卿和科道官员推举,再由皇帝选用,这种入阁的方式事实上分了皇帝的权力,皇帝虽然不愿意,也只能默认廷推是主要方式。
不是翰林不经廷推而进入内阁的大学士是很难得到朝廷上下的认可的。
凭大礼仪事件上位的张璁,原本只是个三甲出身的南京礼部官员,在没经过廷推的情况下,张聪凭着先帝对他的信任,一再和朝臣强调“阁臣拣择自君心”,硬生生将张聪塞进内阁。
对于这种特殊提拔的阁臣,翰林们是极其不屑的,“初拜学士,诸翰林耻之,不与并列”,并由此引发一连串的风波。
因此作为一个读书人,要想进入内阁,染指最高权力,成为翰林是第一步要实现的目标。只有成为翰林,才有机会廷推进入内阁。
有先帝一代,成为翰林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荐召,另一种则是通过科举选拔。
翰林院设立之初,主要是通过荐举的方式来选择翰林学士,到后面演化为荐举、科举并用。
后来大学士李贤奏定“翰林院修撰、编修、检讨专选进士”,非进士不入翰林就成了定规,不过荐举一途仍未废除。
但通过荐举进入翰林院的官员就和未经廷推进入内阁的人一样,是会被同僚排挤的。
如声名赫赫,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的徐征明因为擅长书法,被举荐进入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