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届大赛上,许多不同种族的精灵表现出了极度相似甚至相同的【底牌】,这种【共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而从【共性(特性)】概念的提出到被认可,只过了五年,并且被精灵联盟定名为【特性】,意思是【精灵拥有的、不同于技能或者个体的、特殊的能力】
但最初版本只有茂盛、激流、猛火、静电等表现最为明显的一些,其他特性都是在后来才不断被完善的,
而且,有些相似的【特性】也需要更多个体去研究,才能确认它们是【相似】还是【迥异】,
总之,特性的研究直到今天,也依然是一个热门方向,
...
校长耐心的讲着,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静电】【诅咒之躯】这种特性,都是有【触发概率】的,”
“比起【湿润之躯】这种相对稳定的【效果】来说,前者的触发概率并不算稳定,”
“科学家们一直都在研究,有没有办法能够提升前者的稳定性,或者说,可控性,”
想起提问者的情况,校长继续补充着:
“比如说,能让精灵自己控制它的【触发】情况,”
“这种研究对于战斗来说,是一种十分实用的【可能性】,所以很多人都会愿意了解配合,”
而在这些研究中,最大的发现就是【特性】也并不是绝对稳定的,
比如【静电】,
有的精灵可能综合触发概率只有30%三十左右,
有的却是50%、80%、甚至100%,
这种巨大的差异却又与精灵自身的【资质】没有直接关系,
有的天赋很差,就能接触一次就麻痹对方,
有的天赋很高,但静电触发概率却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