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弩的射程甚至可以达到600-800米。
等以后材料上来了,技术成熟了,熊洪就可以制作威力更大的弩,比如蹶张弩和腰张弩,甚至床弩和连弩也可以搞出来。
弩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弩机,以秦时的铜弩弩机为例,包括外框部分的”郭”,钩住和放开弓弦的“牙”,作为扳机的”悬刀”及瞄准的“望山”,通过组装搭配之后,上满弦,将箭矢搭在弩臂上,勾住弓弦等待击发即可。
“怎么样?弩机制作出来了没有?”熊洪沿着楼梯到达二楼,跟这里负责打磨弩机的族人问道,“先参考我给的图案,一点点地去调整,尤其是尺寸,务必做准确一些。”
“族长放心,图案上面画的很清楚,我们按照上面标记的尺寸和形状,已经做出来几套木质的成品了,”熊杰一边说着,一边把制作出来的几个木质小配件拿起来,通过上面的小孔,用木销子固定到充当弩臂的木头上,给熊洪演示着,“族长你看,在挂弦的时候,弦被拉到牙这个位置,牙下方的垫机,哦,就是这个弯曲的零件会卡住拨机,从而把这个叫牙的零件给固定住。由于这三样东西都会用销子固定在这个类似方形的木块上,这个木块再装备到弩臂上,就构成了族长你说的击发装置。弓弦挂在牙上,只要向下扣动拨机,那垫机就会松开,牙也会在弓弦的拉力下往下运动,从而把弓弦给松开,把固定在弓臂上面的弩箭给射出去。”
熊杰一脸兴奋地讲解着,弩机这种简单的机械结构,只有寥寥的几个零件,但能帮助弩完成从待机到击发的整个过程,这让他非常感兴趣,甚至他都开始琢磨部落其他的物品结构。
这就像当初熊木发明的手摇脱粒机和脚踏脱粒机一样,这种机械的力量让他痴迷,也不枉熊洪给他们讲了很多齿轮、传动等方面的知识,让他尤为兴奋。
“好,这种木质的零件尽快确定下来,到时候你们做好泥模,我准备用铜来制作这些零件,”熊洪也很高兴,弩机的机构看起来很简单,但却非常重要,属于弩最核心的部分,“尺寸一定要一致,以后我们部落制作的弩,都需要用统一的尺寸和规格,这样哪怕部分弩的弩机坏了,紧急情况下零件也能通用,不需要再拿到这里来重新修整。”
虽然以部落目前的技术和能力没办法实现流水化生产,但做到尺寸的统一并不算很难。而且这里负责处理、制作、研究的族人们,都是至少熟练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计算和绘图看图的技能,对他们来说,统一尺寸更方便生产。
就像熊洪提供的弩机尺寸一样,对竹片弓、弩、箭支以及长矛等各类武器的尺寸都要求统一,为的就是能方便更换其中的零件,减少日后维护的压力。
“好的族长,不过用铜来制作这个弩机,会不会有点太软了,”熊木有些担心,部落里不是没有提炼出铜,很多地方用到铜,“毕竟这个结构要勾住弓弦的力量,用铜的话太软,用不了几次就会崩开。”
这个问题也是熊洪曾经考虑过的,部落里铁器要用到农具和一些武器上,实在是挤不出来更多的用来制作弩机;纯铜又太软,很难承受的住巨大的拉力;而木质或者陶制的也容易出现问题,使用寿命并不长。
“没关系的,这个材料不是纯铜,而是青铜。”
“青铜?”熊木熊杰师徒俩互相对视了一眼,没有搞明白熊洪的意思,“这是什么东西,没听说过啊。”
“哈哈,很快你们就会知道了,”熊洪得意地说着,“算起来,熊山差不多已经把第一批的青铜给做出来了,正好我们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