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大致猜出来了什么内容,笑道:“恭喜王爷,得偿所愿!”
夏国相也是机敏过人,道:“清廷恐怕要集中兵力对付李定国了!”
“不错!不然不会让我们收缩阵线了,不过到时候调我等前去,是去还是不去为好?”吴三桂有些头疼,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夏国相仔细分析道:“岳父大人,自然还是要去为好,只是我等不需要出全力。这次清军集结主力,必然是满洲八旗兵主力,不下三万。再加上蒙古八旗,以及各路汉军,恐怕能到十五万可战之兵。这个情况下清军获胜几乎有很大可能,到时候我们乘胜追击,自然可以扩大势力,而清军主力必然受损,以后也会更仰仗我们。”
吴三桂心道自己没选错女婿,笑道:“那万一清军战败了,该如何呢?”这个答案其实呼之欲出,但他不好自己说而已。
马玉身为心腹幕僚,自然清楚,立即道:“万一满洲八旗兵战败,那王爷就仍然是明朝的平西伯,一起攻击清军,坐收渔人之利,战后未尝不能弄个一字王。”
“呵呵!”吴三桂笑而不语。
十日后,汉中府,吴三桂刚安顿完部队,此刻又接到了密报,这是他留在天府行省的底子。虽然人数比较少,只是在几个有限的城市设置了点,总人数不到一百人左右。但传递一些消息还是足够,每月定期传递消息,紧急时候,可以疾速传递。此外这套体系独立于清廷之外,是吴三桂花费了一定气力养起来的,自然是不会与朝廷共享。一方面他对清廷也不是百分百信任,甚至在北方他也有一些密派,另一方面,他在明朝也有一些故交旧友,也有一些秘密的消息渠道,甚至是永历帝身边,也能传出消息,这些自然也是为了自己。防止那天清廷卸磨杀驴,毕竟自己是汉臣,还是明朝的高官投过去的,在清廷还是受一些人排挤,这也是他为日后变故做的准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密报很简单,将最近的信息简要了的说了一下,其一晋王李定国分兵,驻守了夷陵,准备进入天府行省;其二刘文秀占据了整个天府行省,开始在密谋什么;其三便是永历帝身边传来的,以内阁首辅吴贞毓为首的小团体,正策划针对晋王李定国。
吴三桂将密信递给了夏国相,夏国相细细看了一眼,分析道:“岳父大人,此番我等需要按兵不动,静观南明朝廷内讧即可。”
几人在一间密室之中,自然是防卫森严,只有吴三桂最为倚重的人,才能来到这里。
吴三桂点头称是,一旁的幕僚马玉也是献计道:“夏总兵说得极是,我估计北边马上就要派人与南边接触了。”
吴三桂如同听见了鬼话,不禁问道:“怎么可能?”
“平西王身处时局之中,自然有些迷,但对南北两个皇帝而言,眼前的这个晋王,都是最大的威胁,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合作?”马玉回道。
“不错,不错,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这个永历帝可是做的出来。”
吴三桂随即想了想,问道:“马先生,那依你看,这几人谁能获得最终胜利?”
马玉十分得意,自己的建议得到了谋主的赞赏,于是立刻回道:“以在下愚见,清廷最有可能,占据七成,而永历帝最没有可能,其余三成则是李定国,还有王爷,刘文秀等,这几人以我观之,王爷可能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