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多事之秋

对于工作积极、表现出色的职工来说,这是一个提升收入的好机会。比如年轻的矿工,只要工作勤奋、技术熟练,在新的工资制度下,收入就会有显着提高,这无疑是件好事。

然而,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技能相对单一的职工,工资改革却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由于在绩效考核中得分不高,工资也随之减少。这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担忧。

他预感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煤矿企业改革还会带来就业形式的变化。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后煤矿企业也要开始采用合同制和临时工制度,不再像过去那样提供稳定的“铁饭碗”了。这让职工们的工作稳定性大大降低,随时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与此同时,煤矿企业改革也会对职工的福利产生影响。过去,煤矿企业为职工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包括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但在改革过程中,一些福利项目将逐渐减少或取消,职工们需要自己承担更多的生活成本。

在这场变革中,煤矿职工的心理也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面对工作的变动、收入的不稳定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许多职工肯定会感到焦虑、失落和无助。原本紧密团结的职工群体也会出现分化,一些人更会因为利益冲突产生矛盾和纠纷,为企业发展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虽然他知道,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煤矿职工们也会逐渐认识到,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促使煤矿企业逐渐走向现代化、规范化和市场化,实现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为职工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只有不断适应变化,提升自己,才能在变革的浪潮中立足,这就是改革的阵痛。但这种阵痛究竟有多深、有多痛、持续时间有多长,他不愿不想,也不敢去想。

至于企业外部情况,那就更糟了。随着南流县小煤窑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开采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国有煤矿的资源侵占也越来越严重。

这种情况不但山南矿有,南流矿务局的其他矿也有,而且越来越呈恶劣之势。

这些小煤窑大多由当地的村民或个体经营者私自开设,缺乏必要的开采资质和安全设施。他们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地开采煤炭资源,甚至不惜采用非法的手段,越界开采,蚕食国有煤矿的资源。

一开始,南流矿务局的管理层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认为这些小煤窑规模小、技术落后,不会对国有煤矿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周边的小煤窑如野草般疯长,逐渐对国有煤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才引起了他们的重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