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

硝子之城 林蓟 1213 字 2个月前

简霁沉默片刻,轻轻点了点头:“他从一开始的目的就是要让你承担风险。‘波德莱尔计划’是他给你布下的一个陷阱。”

叶遥苦笑:“我明白他的意图,但我现在必须找到办法,不然我会被迫在艺术和商业中做出不可能的选择。”

简霁的目光中透出一丝坚定:“我可以帮你,但我们需要制造一个意想不到的‘爆点’,让温怀璟的计划彻底失控。”

“爆点?”叶遥疑惑地看着他,试图理解他的意思。

简霁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几分狡黠:“我们可以制造一些假象,给外界一种‘波德莱尔计划’极具争议的印象,甚至可以通过媒体制造一场‘意外风暴’。你知道,公众的关注永远是最好的反击方式。”

叶遥的目光逐渐明亮起来,她开始意识到这或许是一条出路。只要在大众视线中制造出一场波澜,她就能暂时转移温怀璟的注意力,甚至让他失去对项目的绝对掌控。

“你的意思是,让‘波德莱尔计划’变成一个争议的焦点?”她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希望。

简霁点头:“没错。贝尔特朗的参与无疑会引发文化圈的关注,而你可以利用他那种极端的艺术观念,将争议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让项目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这种情况下,温怀璟只能妥协。”

叶遥心中迅速盘算,这无疑是一个激进的策略,但也是她眼下唯一的选择。她深吸一口气,感到内心深处再次燃起了斗志。

几天后,叶遥策划的“文化爆点”行动正式启动。她暗中联系了几家对艺术电影充满热情的媒体,在一次私密的文化沙龙上,以“波德莱尔计划”的主题为焦点,引发了一场公开辩论。叶遥在一篇“漏出”的文章中,将电影描述为“都市欲望与绝望的交织”,“前所未有地剖析人性的黑暗面”,并含蓄地提到贝尔特朗在创作过程中的“激进观点”。

这篇文章在圈内引发了轩然大波。文章发布后不久,一些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与影评人开始对“波德莱尔计划”发表看法,甚至有人称这部电影为“挑战商业审美的先锋作品”,而另一部分评论则表示怀疑,认为这部电影“或许仅是商业包装的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