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1294 字 3个月前

蒲松龄(1640年-1715年),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清代文学家、短篇小说家。因其着作《聊斋志异》,世人多称呼其为聊斋先生。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亦儒亦商的家庭环境中,可谓是小康之家与“书香之家”的融合。他的父亲蒲盘,幼读诗书,博学多识,在乡里颇有名望。

因多次科举不第后,蒲盘转而经商,为家庭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用心教授蒲松龄及其他子女,期望他们能在科举之路上有所成就。

蒲松龄兄弟四人在成长过程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蒲松龄自幼便展现出聪颖天资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当时正处于明末清初,淄川地区灾荒连年,战祸不断。清政府横征暴敛,吏治败坏。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科举成为众多知识分子改变命运、实现抱负的重要途径。

蒲松龄虽自幼富有文才,早期在县、府、道的科考中连取三个第一,考中秀才,但此后却屡试不第。

二十五岁时,蒲松龄与兄弟分家,生活陷入贫困,三十一岁时,因生活所迫,前往宝应(今江苏宝应县)知县孙蕙处应聘幕僚,处理书札、告示等文字工作。

次年(32 岁)辞幕归乡后,又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在淄川王氏兄弟家、西铺毕际有家做塾师,并且在毕家度过了30年。毕际有的父亲毕自严曾是明末户部尚书,这样的家庭在文化传承和书籍收藏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在明朝末年,毕家便是显赫的大官宦世家和淄川县的名门望族。历经多代,毕家始终重视文化传承,将藏书视为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家与当地世家大族联络有亲,和新城显宦王士禛家更是有着“三四世姻亲之好”。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人脉关系,使得毕家在书籍的获取上有着更多渠道,毕家不断充实着自己的藏书。

蒲松龄生活贫困且科举之路屡屡受挫。后来他来到毕家做塾师,主要教授毕际有的十六个孙子。

毕自严官至户部尚书,其弟毕自肃也是进士出身,官至御史。毕际有被罢官归乡后,无意再进官场,乐于享受诗酒琴棋、子孙绕膝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