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中原复兴

无敌六王爷 码字还债 1118 字 23小时前

春种夏长。

秋收冬藏。

庆人讲究顺应天时而动,如此方能气运绵长。

今年的北地,被迁移了许多百姓,他们分到了地,都在搭建过冬的新家。

那是一座座黄土泥巴晒干后,混着碎掉的干草而成的土砖。

寻常人家,用不了太好的。

虽然每家分到的地都不少,地里也种下去了冬小麦。

官府又分给了他们过冬的粮食,允许他们来年再还。

日子也总算是越来越有盼头。

但同样的北方。

每个县又都有区分。

用辽人来当主官的县,总能见到县长带着一群官员,跟着这些迁移来的百姓一块忙碌。

虽然辽人县令说话的语气总是那么的硬,脾气也是那么的臭。

甚至干不好有时候还会被骂。

但日子,确实比其他科举上来为主官的县里,要好上很多。

不是好不少。

而是好很多!

怕是到了来年,差距就能慢慢拉开。

相比于辽地,中原更好的一点,就是即便是冬季了,只要气候没有那么冷,依旧能照样的盖房子,动工。

其他县令,都在优先盖城墙。

唯有城墙立起来了,才能保证安全。

唯有辽人所在县里,动用的劳役全都在修路!

甚至还流行出了一句话。

要想富、先修路。

从辽地来的县令,与科举上来的县令,侧重的点永远不同。

辽地来的官吏,不讲究身份,最为侧重民生。

科举上来的县令,则带着读书人的那种骄傲。

北地的人口,逐渐被充实起来。

到了冬季,辽地的煤炭,销售的也就刚好了。

北地的许多县城,都在用地方上的资源,来换取辽地的煤炭。

甚至。

是以县衙的名义,向辽王借一笔钱,然后再购买辽地产出的煤炭等。

最后再由县衙,慢慢还这一笔钱。

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利息。

可辽王殿下大方,北方的许多县衙,都借到了这笔钱,加速了北方的治理。

这事儿实际上庆皇与太子也早就知晓了。

但都基本默许了这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