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当刘备在益州的内应,成功诱使刘璋引狼入室,邀请刘备入成都。
在益州争夺战期间准确判断出刘璋不会采纳郑度坚壁清野,给陷入焦虑的刘备送了一颗定心丸。
说服刘备任用许靖,为更多人才进入蜀汉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提出迎娶吴氏的理论依据,为刘备争取到更多益州豪族的支持,进一步稳定了益州局势。
拿下益州后,法正又建议刘备向汉中地区用兵,巩固和拓展了刘备集团的疆域。
定军山一役中抓住战机,建议刘备立即向夏侯渊发动奇袭。
取得定军山大捷,为刘备在汉中之战中获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对于刘备集团而言,法正起到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建安二十年十一月,曹操攻占汉中。”
“次年二月,曹操率大军返回北方,留下部将夏侯渊镇守汉中。”
“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劝谏刘备趁机攻占汉中。”
“法正认为曹操一举平定汉中,而不乘胜进兵益州,留下夏侯渊镇守。”
“不是因为其智谋和力量不够,而是北方出现动乱才会匆忙回军。”
“以夏侯渊的才略,不能胜任统帅之职。”
“如果现在出动大军征讨,必然能够夺取汉中。”
“平定汉中,再蚕食雍、凉二州,开拓疆土,积聚粮草等待时机,就能图谋天下,兴复汉室。”
“刘备对法正的谋划深以为然,随即率领诸将进兵汉中,法正作为谋臣随行。”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率军从阳平关南渡汉水,沿着山势先前推进。”
“大军抵达定军山,依山安营扎寨。”
“夏侯渊率兵起来争夺地盘,法正表示可以全军出击。”
“刘备于是命令黄忠居高临下擂鼓呐喊着发起猛攻,大败敌军,斩杀夏侯渊。”
“曹操听说汉中有失,亲率大军前来救援。”
“听说了法正的计策后,感叹刘备不足以想出这样的谋划,原来是法正教他的。”
苏轼:法正擅长谋划迷惑的方法,但缺少高贵优秀的品德风尚,并非值得称道的良臣。
尽管他不认同法正的道德,但不得不承认法正的才华。
当初诸葛亮为刘备谋划三分天下的大计,但是却没能真正实施。
是庞统首先帮刘备进入益州,而法正和张松两人帮助成就谋划。
法正分析局势很明白,谋划事情很清晰,同时期的谋臣很少有超过法正的。
法正虽然在道义上有瑕疵,但是智谋不输诸葛亮。
刘备创建基业,承继大统,实在是依靠法正的不少出力。
如果上天能让法正活得更久,与诸葛亮一起辅政,辅助刘备统一天下未尝不可能。
只是可惜,法正英年早逝,连上天都不保佑汉室。
“同年五月,曹操从汉中退军,刘备攻占汉中。”
“同年七月,刘备晋位汉中王,任命法正为尚书令,兼任护军将军。”
“第二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
“法正死后,刘备伤心流泪了好几天,追谥法正为翼侯。”
“又赐封其子法邈为关内侯,法邈后来官至奉车都尉、汉阳郡太守。”
“法正年长诸葛亮四岁,两人同为刘备股肱之臣。”
“虽然性格和兴趣彼此不同,但双方始终能以公事大义为重。”
“诸葛亮总理后方政务,保证粮草的供应。”
“法正则随军出征,出谋划策。”
“互相之间能够紧密合作,取长补短。”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
“之后刘备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群臣大多进谏,都不能打消刘备的念头。”
“次年六月,刘备在夷陵遭到孙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
“大军惨败,只得退守白帝城。”
“诸葛亮常常为此叹息,如果法正还在,必定能劝阻刘备东征。”
“即使东征,也不至于兵败将亡,陷入危局。”
朱元璋:诸葛亮的话反映了历史上法正在刘备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可见法正的才干是不输诸葛亮的。
为了替关羽报仇,夺回荆州。
刘备不听诸葛亮及群臣的劝谏,一意孤行,起兵东征东吴。
夷陵之战惨败后,蜀汉元气大伤,完全转入守势,再无能力统一全国了。
诸葛亮六出祁山并不是要统一全国,只不过是在以攻代守罢了。
在诸葛亮心力交瘁之际,也不得不叹息法正不在的遗憾。
因为诸葛亮清楚,要是法正还在,必然能够劝阻刘备东征。
之所以如此说,是有事实依据的。
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两军交战,形势不利,本来应该立即撤退。
但刘备却大怒,不愿退兵,当时无人敢劝谏。
战场上箭如雨下,法正于是走上前去,挡在刘备的前面。
当时刘备让法正赶紧避箭,但法正以刘备身先士卒为由,不愿意避开。
刘备无奈之下,这才与法正一起离开,并下令大军撤退。
还有蜀郡太守许靖原本不为刘备所喜爱,但在法正的劝说之下。
刘备才厚待许靖,封许靖为太傅。
许靖是那种有影响力的大才,重用许靖有利于刘备在蜀中的统治。
由此可见,刘备对法正的意见是相当尊重的。
在他看来,法正堪比曹操麾下最优秀的谋士程昱、郭嘉。
法正的英年早逝,给蜀汉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法正若在,孟达就不用担心刘备会加害自己而反叛。
上庸这么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就不会落到曹魏手里,也就不存在刘备甚怒之下斩掉虎将刘封。
法正若在,也许真能阻止刘备的东征。
即使东征,以法正的才华,是不会让刘备犯下在夷陵之战那样的低级错误。
法正若在,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或许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