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宜修得知一切时,事成定局,能怎么办?只能教端静如何最大化地利用面首这事儿谋利!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养面首骇人听闻,但就端静往日受的苦楚而言,也不算啥。
康熙这人又最重利益,只要利益到位,很多事都可以商量。
给他搞一支能完全听从大清调配,对抗罗刹国、准噶尔的蒙古军队出来,什么封建礼教、规矩礼法,在皇帝面前通通不是问题!
面首不面首的,只要没在大庭广众之下抓到现行,有的是搪塞的法子,如结干亲、给儿子找师父之类的;
或者直接无视,利益到位,旁人闲言碎语又不能当饭吃,也不可能割肉,在乎个屁啊!
端静理清其中利害后,就和面首们商量起来,具体怎么商量的,宜修不知道,但可以肯定——
三人都愿意出人出钱,组建一支不少于三千人的军队,帮助端静治理喀尔喀草原、抵御外敌,还初步规划了军队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替端静修建一座不亚于归化城的城池,用于拦路设立关卡,向来往的商队,特别是外国商队,如波斯国、奥斯曼等;
定期配合岳兴阿部队清剿草原马匪、打击走私队伍、协助盛会开办……一切对内维稳之事,只要公主一声令下,必定全力以赴;
罗刹、准噶尔进犯时,服从大清调配,可奔赴战场第一线。
作为交换,端静替他们向康熙陈情,帮他们压下父兄掌控自家部落,并在大清收归蒙古之时,替他们向朝廷上书赐爵,保证最次都是三等公,还能保留在军队的职务,有意者,还可入仕朝堂。
三千人,看着少,但只要建立起来,就是面向所有蒙古部落的威慑与树立的良好“典范”,康熙会拒绝到嘴的“肥肉”吗?当然不会。
同时,宜修为了端静这个盟友,也是煞费苦心,还给康熙安排了另一出戏,保管康熙在见到端静后,对这个女儿满意至极、大方放权!
眼下好戏即将上场,宜修期待的同时,有些不放心地叮嘱剪秋,“让咱们在蒙古的人隐下去,直到皇上回銮再动起来,决不可引起各方重视。对外,只能宣称是公主扶持的人,明白吗?”
剪秋知晓轻重,立刻点头,“奴婢这就去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