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三行遗书!

坟前种红豆,因为红豆生男模!

鲜花太贵了,用野草纪念我吧,遍地都是,生生不息!】

在那广袤无垠、繁荣昌盛的大唐位面里,

宏伟壮丽的太极宫宛如一座巨大的宫殿堡垒,矗立在长安城的中心地带。

此刻,在这座宫殿深处的一间静谧房间内,唐太宗李世民正静静地坐在御座之上,他那双深邃而威严的眼眸此时竟微微湿润,其中蕴含着晶莹的泪花。

透过那朦胧的泪光,可以看到他的眼底深处满是对于未来的深深思索和忧虑。

只见他缓缓地抬起头来,目光凝视着远方,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看到那遥远的后世景象。

“三行遗书……寡人实在难以想象,这些后世之人在面对死亡时竟然能够如此地坦然和释怀!”

李世民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惊叹与感慨。

“是啊,他们说得没错,人生在世之时,就应当尽情地去享受这个世界所赋予我们的一切美好,去追逐梦想,去体验各种不同的经历;

然而一旦生命走到尽头,便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了啊!”

想到此处,李世民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那些后世之人用如此轻松的口吻谈论着死亡,仿佛那只是一场再平常不过的旅程终点。

这种洒脱和淡然,虽然看似简单,但却饱含着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无畏勇气,着实令人为之动容,心生感动。

大宋位面,广袤无垠的土地上,阳光洒落在儋州这片偏远之地。

已逾花甲之年的苏轼,历经岁月沧桑,此刻正站在海边,眺望着远方波涛汹涌的大海。

他那原本深邃而锐利的眼眸,如今已满是释然与平和。

海风轻拂着他花白的胡须和略显憔悴的面庞,但他的身姿依然挺拔如松。

只见他微微仰起头,轻声呢喃道:

“三行遗书,短短几个字,竟蕴含着如此深刻的人生哲理,道出了后世之人应有的豁达胸怀啊!

这其中更有一种处世淡然、不为世俗所扰的超脱态度。”

回想起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苏轼感慨万千。

他曾金榜题名,名动京城;也曾因直言进谏,遭受贬谪。

然而,无论身处何地,他始终坚守着内心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即使在这远离朝堂、荒凉偏僻的儋州,他也未曾有过丝毫后悔之意。

“我东坡居士,此生都在追逐心中那个崇高的理想,哪怕路途崎岖,充满荆棘,亦从未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