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莘莘学子怀揣着梦想与期望,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希望能够通过这场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中,便有这么一位年轻的学子。
看着远处的天幕,独自坐在昏暗的油灯下,疲惫地翻阅着堆积如山的书籍。他不禁长叹一声:
“唉,这科举还真是艰辛呐!我前面还嘲笑过范进,觉得他迂腐可笑,可如今看来,自己到最后恐怕都不如范进啊!”
想起范进多年苦读,最终金榜题名的故事,再看看自己眼下的处境,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尽的失落感。
大明位面。
朱元璋皱起眉头,眼神之中满是疑惑,
“这科举当真如此难?
竟然能让一个人从少年考到了中年才考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标行礼鞠躬说道:
“父皇,这科举本身就是在为朝廷选拔人才,很多人都是等待四五十岁才中举人!
甚至——”
说着朱标看了朱元璋一眼继续说道,
“甚至很多人一辈子也考不上举人!其中院试的概率不足1%,乡试则更低!”
朱元璋也愣住了,眼神之中满是不可置信,
“什么?院试过关率竟然不足1%,难怪这范进中举会突然疯了!
这难度,直接相当于咱夺取天下的难度!
咱看了这天幕,才知道这读书人考取功名是有多不容易!
一个个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咱刚刚还取消范进!
咱如果是那范进,偶然高中,就意味着改换门庭,咱估计也得疯啊!
想来他只疯了半天,还是比较清醒了!”
大清位面,
乾隆帝眼神之中满是凝重,
“这就是科举吗?
这难度还真是大,范进从二十岁考到了五十多岁才考中了秀才,紧接着考起了举人!
从而才得以改换门庭,但像范进这样只知道死读书的,他们真的明白怎么治理国家吗?
范进为了中举,把自己三十几年的光阴浪费在科考上,他依然浪费了大半辈子的时间,这样又值得吗?
还有这胡屠夫,还真是嫌贫爱富,范进没中举之前说他是现世宝,中举了又说他是天生的文曲星下凡!”
和珅点了点头,“中举对于来说几乎是他这辈子唯一的追求,可还有很多人考到白头都未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