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的阴霾虽已不再如初期那般浓重,但北澜城的重建之路依旧漫长而艰辛。林萌深知,要想让这座城市真正复苏,走向繁荣,教育是根基。在北澜城的临时指挥部里,林萌坐在堆满文件的桌前,目光坚定地看着墙上挂着的城市规划图,心中默默勾勒着未来的教育蓝图。
“末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知识的力量永远不会改变。我们要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人才,让北澜城乃至整个世界,都能在知识的滋养下重焕生机。”林萌轻声呢喃,仿佛在给自己打气,又像是在向这个世界宣告她的决心。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林萌着手建立新的教育体系时,重重困难如同潮水般向她涌来。首先面临的就是师资匮乏的问题。在末世的残酷洗礼下,许多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或在灾难中丧生,或为了生存四处奔波,能够投身教育事业的人少之又少。
林萌开始四处打听,寻找那些可能成为教师的幸存者。她派遣手下的得力干将,在北澜城的各个角落张贴招募教师的告示,上面详细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师的职责和待遇。然而,几天过去了,前来应聘的人寥寥无几。
好不容易等来几位应聘者,面试过程却让林萌大失所望。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自称曾经是大学教授,可当林萌询问他对末世教育的看法时,他却连连摇头,抱怨道:“现在这个世道,能活着就不错了,还谈什么教育?孩子们跟着父母学些生存技能就行了,读书识字有什么用?”林萌耐心地向他解释教育对于未来的重要性,可老者只是敷衍地点点头,显然并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还有一位年轻的女子,看起来很有活力,但当得知教师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付出和耐心时,她犹豫了。“我自己都还在为生计发愁,哪有那么多精力去教孩子们?而且,这里的条件这么艰苦,我……”女子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担忧。
除了师资匮乏,教材的严重不足也让林萌头疼不已。图书馆在末世的混乱中被洗劫一空,大部分书籍都已损毁或丢失。想要找到适合末世孩子学习的教材,简直是大海捞针。
林萌决定组织人员编写适合末世的教材。她召集了一群曾经从事教育、文化工作的幸存者,在一间临时搭建的教室里召开了教材编写会议。
“我们要编写的教材,必须紧密结合末世的实际情况。既要教授孩子们基础知识,如语文、数学、科学,也要让他们掌握生存技能,了解末世的生态环境和变异生物。”林萌站在讲台上,认真地向大家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皱着眉头说:“可是,编写教材谈何容易?我们没有参考资料,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而且,编写出来的教材能不能被孩子们接受,也是个问题。”
林萌微笑着鼓励他:“大家不要灰心,我们虽然面临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参考资料,我们就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经验;不知道从何下手,我们就先列出大纲,逐步完善。至于孩子们能否接受,我们可以在编写过程中多征求他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