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赚的这些,有一半得交给你,所以还是你赚的多。”
“嘿嘿,那是爸妈舍得给我。”
秦昇得了便宜不忘记卖乖。
李金桂数出了三千块钱,放到了秦昇的面前。
秦昇看了一眼塑料袋里大团结。
好像这是一多半。
但爸妈愿意给,他自然也不推拒。
有了这三千块钱,他手头也能更宽裕。
不光能盖新房子了,万一生意上面用钱的话,也不会捉襟见肘。
“爸,妈,我打算等下完这场雨,趁着浇过一遍地夯地基盖新房。”
“行啊,只是到时候我们可能没办法帮你一直盯着家里面的事了。”
李金桂卖炸鱼卖上瘾了。
有时候一天的收入,不给儿子拿一半,能抵以前两年辛苦种地的收入。
大墉市初夏时节正好不是太热,不光盖房子方便,卖炸鱼也红火。
再过去半个月,等到天气彻底的热了,游客少了炸食吃着不爽口了,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赚钱。
李金桂把她的想法说完,秦昇竖起了大拇指。
“干一行钻研一行,老妈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炸鱼老板了。”
这都学会分析天时地势人和了。
用最少的力气办最大的事,赚最多的钱。
秦昇毫不吝啬的夸赞:“原来我这么会做生意,是继承了老妈的脑子。”
“油嘴滑舌的,快去给你爸打下手,煮些面简单地对付两口,趁着没下雨,我们去找找那些瓦匠们问问,这些日子什么时候有空。”
李金桂把剩下没数的钱收进了塑料袋里。
不是盖房子她不想出钱,而是儿子既然说了要盖房子,那必定是准备充足。
这是儿子的新房,往后当家做主的就是儿子了。
她可以帮衬但不能摆亲娘的威风,左右儿子的决定。
“还有,打鱼的事少让妙龄掺和吧,就算不下水,站在了岸边也滑啊。”
秦昇没想到老妈还没忘记关心家庭新成员,他笑着回答。
“最近大家都是熟手了,配合得很默契,这不正要盖房,我打算让妙龄在家盯着图纸动工,不让她跟着我往山里跑了。”
请寨子里的工匠来盖房子,其实也不必紧盯着质量问题。
主要是端个茶倒个水,料不足了招呼一声什么的。
盖房子要持续一个月左右才能完工,正好让妙龄多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