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点破了反倒会生出不必要的嫌隙。
“人生啊,有时候还是要难得糊涂。”
秦昇正感慨着,发现妙龄眼神如炬地看了过来。
他猛然间想到妙龄可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假装刚才的话不是他说的,连忙凑上前去。
“妙龄,有没有剩下一些鱼苗?”
只有妙龄知道他打算日后养鱼的事。
所以他让妙龄在放生的时候,偷偷放到水桶里一些,进行初步的养殖试验。
其实鱼苗放生并不是强硬的规定,许多人还专门捞一些小鱼炸了吃当下酒菜。
只是他们供应饭店的鱼类,不需要这种小鱼苗,再加上它们重量小,根本赚不了钱,所以大家认同放生。
这样一来,鱼群才会源源不断的生存下去,为大家带来持续的收入。
用后来的话来概括。
就叫可持续发展。
“剩下了十几条,这两网捞上来的鱼小鱼苗少,还是产仔的肥鱼比较多。”
相较鱼苗是可以由人的喜恶来放生,那么产仔的鱼就必须要放生了。
除非一眼没有辨认出来,不然的话,哪怕是寨子里的小孩子都知道,不到万不得己,不能吃大肚子鱼。
鱼仔确实有营养,但吃了一条,下一季可能少一窝。
这笔账大家还是算得清的。
“都是鲫鱼苗,这东西好养活,回家找个水缸养着吧。”
秦昇准备拿个本子写个观察日记。
他不是不会养鱼,而是需要做做样子,另外留下记录,回头也好让爸妈和妙龄他们,或者是秦山青这样铁着心跟着他干活的人们照着养。
摊子越铺越大,不能所有的事全部都由他亲手负责。
事必躬亲的话能把他给累死!
把水桶拎回家,秦昇扛起铁锨去了荒山上。
纵然利用这个时间,他能赚更多的钱。
但该展现团结力量的时候,他能够当领头羊,不能当脱离团队的野狼。
不会带团队,只能干到死!
“小昇来了!”
“小昇你快歇着吧,又是打鱼又是跑城里的,回头一根筋变成两头堵,小心遭起。”
秦昇顿时乐了。
“既然大娘你这么说了,要不我这份儿土你帮着挖两方?”
嘴上有话手里没活的王秀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