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穿着湿漉漉的鞋子,和光脚已经没什么区别。
黎大牛从镇上采买完第二日需要用的物品后就匆忙的往回赶,他得回去给黎小田帮忙,光靠她一个女娃子,还不知道要弄到什么时候,按照以往的种田经验,山上荒地此时肯定一片狼藉。
回到家后,他将东西放在院里,交代好了犁黑土和黎小雪就独自上山。
黎小雪自是知道黎大牛去做什么,但是这阵子看着儿子总是失踪,半天不见人影的犁黑土有些不解。
询问他去哪里,收到的回答也只是去山里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够带回来的。于是每次一去就是半天,还弄的脏兮兮半天不回来。
有了大哥的帮忙,黎小田的进度一下就快了很多。
两人谈笑之间就将排水沟挖好了,又抽出时间准备将第二部分山地给犁一遍,再拌和上已经湿漉漉的草木灰。
此时,黎大牛已经累的直不起身子,这几天的体力活,将他累的够呛。
黎小田十分心疼,便提出去华安镇买牛的计划。
“大哥,不如我们去华安镇买头耕牛吧,这样以后犁地再也不用你在前面拉着,能轻松不少。”
“好是好,但是买牛也需要一大笔钱,家里这些日子添置了不少东西,买了牛若是带回家,爹估计是要说几句的。”黎大牛回应道。
黎小田知黎大牛的担心,毕竟就目前而言,村里能够有马有驴又有牛的,真是屈指可数,若是过于招摇,怕是人人眼红。
俗话说得好:恨人有,笑人无,嫌人穷,怕人富。
财不外露才是处世之道。
虽说这是一方面,但是买牛渠道更是很重要的一环。且不说兄妹二人本就对镇里不熟,即使常去,也很难摸清到底哪里有牛卖,随机性很大。
况且朝廷有过明确条文,不得随意宰杀耕牛,这也让购买牛的流程较之其他牲畜更加繁琐。而那些家里有牛之人也是有过登记的。
所以在物资匮乏,人口茂盛的年代,苦力比比皆是。
庄稼汉犁地也是常规操作。能够买的上牛的,都能被人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