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本就是长公主的势力要更大些,这些年在北齐走私的欠款也是长公主独吞了大半,甚至于内库的钱,也近乎都被长公主给掏了去。
论起从前谁的私兵养的更多...那绝对是长公主的最多了。
虽然长公主一开始就是支持李承乾这边,但这也不能保证长公主一定会在这时候协助太子造反。
既然李承乾有个造反的「锚」,那长公主也应该有一个。
那夜,李承泽苦思冥想此局破法,想了半夜,才将想法理了出来:
「姑姑不是恨「她」吗,不是爱慕当今圣上吗?若你知道仇人的儿子将得陛下重用,而自己却又因他而被撵出京都,甚至自己的女儿也要被他嫁给他。姑姑难道不会生出些恨意吗?」
李承泽熬了几日,终于写出了一部话本子,并将此文交给靖王世子,由他代为推广于民众之间。
转头,还没过几天呢,庆国的江南一带、中原腹地等便开始流传起一段说书文。此文讲的是关于一大户人家中的爱恨情仇。
什么已有妻的大哥爱上小美,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女暗恋大哥。狠毒的婆婆联合养女、大嫂一同拆散这对‘眷侣’...
最后留有一个遗腹子被小妹的青梅竹马收养,为躲避几人的追杀遂谎称为‘私生子’,待成年后上演一出父子相认的‘深情’戏码......
甚至这大哥家里原本一共有四个儿子,再加上这私生子就有五个了。
由于剧情设置跌宕起伏,其中题材几乎包含了男女老少皆适看的内容,此说书一时间风头极盛,甚至有剧院打算将其排成戏版供客人赏看。
俗话说,外行人看乐呵,内行人看门道,这几乎是贴着长公主脸写的剧情,即便是换了名字换了背景也能被她瞧出来。
兵贵神速,长公主当即派人去找此书的来源,但由于这书实在是太过火爆,火爆到甚至每家茶馆都说这是自家独创的,这便也大大加深了搜查的难度。
长公主查不到书便去查人,几日下去,宛如沙粒沉海般,无有一丝音讯。
她将屋中陈设摔个稀烂,指着跪伏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人道:“查!去给本宫查,这范闲到底是谁的儿子!!”
只是天家要瞒,即便你是长公主又如何,照样是叫你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找不到。
落迹便该有痕,对于长公主来说,越是找不到的,便越有可能是真的。
这段日子发生的所有,仿佛在一瞬间就都能说的通了。
凭什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私生子能娶当朝郡主,凭什么陛下属意他接管内库,凭什么范建也能心甘情愿的把内库交出来...
纵使如今的长公主在如何不敢置信,但事实似乎已经摆在眼前了:“他还是念着那个女人,即便能同我一起杀了她,也要如此厚待她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