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亲不认」这词儿,也算是他苦思冥想出来的词语了。
【好歹......她也是我姑姑,我也是她侄儿,是吧。】
在李承泽的心里,这世上于他来说,有血缘关系且还算对他不错的人,除了他母亲「淑妃」以外,
就只有这个「姑姑」对他还行。
————
(庆帝都得排司理理后面。)
(司理理,祖上原也是南庆血统,后来在皇权争夺中落败,举家逃到北齐了。)
————
他与长公主之间,就不说二人是否有姑姑与侄儿之间的「亲情」可言,
也不论那长公主对李承泽的好,是否只是她在「皇权争夺战」之中的两头下注。
最起码,长公主从前,也算是真真正正的帮助过他许多。
于李承泽的私心来说,若不是真到那「非走不可」的一步,他也不想自己亲手去害长公主。
只是对他来说,若是在长公主和他自己之间,只能活一个。
那他一定会选自己活。
陶镜杨并不知晓李承泽此时的心理活动,但她说出的话,还是能够踩在李承泽的心口上:
“我就说这么一句,怎么还急上了。首先,这纸上写的桩桩件件,没一个是冤枉她的吧?
其次,你若是要接着「举报」,那也不叫什么「六亲不认」,这话太难听了。
这叫「刚正不阿」、「大义灭亲」、「为国除害」,明白不?”
李承泽听完这些后,蓦的笑了。
“陶镜杨,你是不骂我呢。她干的事儿我没干啊?你这还「为国除害」上了。”
陶镜杨听完这话,眼前一黑,在心里捶胸顿足,使劲儿的批判了自己的「言语不当」。
【好家伙,我这属于是「连本带利」一块儿都给骂了。】
她的嘴里正在嚅嗫着,想解释解释刚才自己的那句话:
“诶呀,我刚才不是那个意思......真的不是那个意思......你信我,真的不是。”
陶镜杨嚅嗫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跟个人机似的来回重复这两句话。
李承泽被她磨得没了什么脾气,反倒过来,还得是他投降: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快别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