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静茹等人,则留在后台的等待区。表演之前,赵海生也在等待区待了好久。那里特别繁忙,演员们都在那里换装或者等待,有的小品演员还会不时背着台词,用各种方法调整状态。
赵海生更愿意留在后台等待区,因为在这里能直观看到演艺圈的众生态。但既然到了前排观众席,他也就随遇而安了。
春晚看台的前几排除了一些重要演员之外,其余的也都是重量级人物。赵海生亲眼见到一些老演员开始被安排了前几排,但她们都谦让了。最后那些位置都给了各个行业的劳动模范,或者科学家、体育名人。
吴大姐的位置就在第一排边上,原本有三个凳子,又加了两个凳子,赵海生和穆洋一左一右坐在吴大姐两侧。
坐下之后赵海生感到似乎不妥但也不好谦让了,只好陪着吴大姐一起看节目。
在这个位置看春晚,绝对是一种享受。同桌的另外两位戴着劳模的大红花,赵海生看着面熟,但想不起她们的名字,她们两个也是自豪又紧张,注意力主要都在舞台上,随着舞台效果时而鼓掌,时而微笑。
赵海生注意到摄像机不时扫过观众席,在自己这个位置也停留了好几次。
舞台上的表演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观众席上也随时有人进出。大部分都是参演的演员去做准备,有的表演完成又坐回观众席。但基本上都悄悄完成,没有什么喧哗。慢慢地,赵海生也沉浸在节目之中。
这些天的彩排,赵海生都在现场,赵海生对春晚理解得也越发深刻了。这绝不是一台综艺晚会那么简单,甚至导演也只是一个执行者,整个晚会就是整个国家对自己身份的一次认同和肯定。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年代,整个国家从上到下全都放假7天,很多行业想完全恢复正常,至少需要半个月。但是每一年每到春节,大家都会期待这一刻的到来。
以前赵海生没有想过为什么,也没有在意过这个显而易见的社会现象。直到这一刻,他自己坐在春晚观众席上,才理解了。
这是一个民族性的社会认同啊!
每一年的这一天,全国各个民族都聚集在一起,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都汇集一堂。这已经不止是娱乐这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