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捏着边境告急的奏折,指关节泛白,眼神冷得像北极的冰碴子。
“鞑子又来搞事,真当朕是病猫?”他冷笑一声,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一边搞战事,一边搞文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朝堂之上,大臣们看着自家皇上,心中五味杂陈。
这位爷,自从穿越……
咳咳,自从登基以来,行事作风就跟开了挂似的,雷厉风行,简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磕了什么猛药。
但不得不承认,这位爷是真的猛!
面对战事,他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地要推行文化复兴。
大臣们虽然心里嘀咕,但还是被这股霸气给镇住了,纷纷表示:“皇上英明!”
然而,朝堂之下却暗流涌动。
守旧势力对朱由检的文化复兴早就恨得牙痒痒,他们像一群躲在阴沟里的老鼠,表面上不敢吱声,背地里却磨刀霍霍,准备搞事情。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复兴,朱由检决定亲自下场,到京城书院讲学。
他这一举动,简直就像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京城。
书院的学子们,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朱由检站在讲台上,风姿卓越,口才更是溜得飞起,各种新思想、新观点,如同滔滔江水般涌出,让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恨不得把他的每一句话都刻在脑子里。
“各位同学,新文化不是洪水猛兽,而是能让咱们大明重新焕发生机的甘霖!”朱由检激情澎湃,慷慨激昂,台下的学生们也跟着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大明美好的未来。
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欢呼雀跃的人群。
人们奔走相告,激动地讨论着朱由检的讲学内容。
支持文化复兴的人们,更是像过年一样高兴,他们知道,大明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然而,就在这片欢腾之中,有人却悄悄地拧紧了眉头。
“哼,他这是要毁我大明根基!”孔秀才阴沉着脸,狠狠地将手中的书拍在桌子上。
“孔兄,此话怎讲?”一旁的马班主小心翼翼地问道,生怕惹怒了他。
“哼,这姓朱的,简直是妖言惑众,我一定要联合同道,上书弹劾他,不能让他的歪理邪说荼毒我大明!”孔秀才咬牙切齿,眼中闪烁着阴狠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