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急促的敲门声再次响起,那声音像是要冲破门扉,打断了朱由检的思绪。
朱由检皱了皱眉,耳朵里满是这恼人的敲门声,他有些不耐烦地问道,“什么事?”眉头紧锁,龙目微眯。
“陛下,出事了……”来人神色慌张,大口喘着粗气,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那些学子……他们……在学府前聚集闹事,说是……说是新政祸国殃民!”
朱由检猛地站起身,身上龙袍上的金龙仿佛也随之震动,那金龙绣线的摩擦感仿佛从指尖传来,“岂有此理!这群刁民,竟敢如此大胆!”他快步走到御书房的窗前,脚下的地板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负手而立,目光深邃,眺望远方,只见夜色如同黑色的幕布笼罩着京城,远处隐隐传来喧闹声,那喧闹声像一条不安分的毒蛇,在寂静的夜里嘶嘶作响,这声音仿佛带着刺,让人心烦意乱。
“哼,朕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搞鬼!”朱由检冷哼一声,鼻腔里哼出的气流带着一丝怒意。
与此同时,学府门前,一群学子正群情激奋地高喊着口号,手里举着写满反对新政的标语,场面一片混乱。
“新政误国!新政误民!”“我们要恢复旧制!我们要圣贤之道!”“打倒改革派!打倒奸臣!”他们的声音在空气中碰撞、交织,乱成一团。
钱谦益和顾宪成等东林党人站在人群后方,脸上带着阴险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得意的光,看着眼前的混乱,心中暗自得意。
“成了!成了!只要把火烧起来,就不怕崇祯不妥协!”钱谦益低声说道,那声音像是一条冰冷的蛇在草丛中游走,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哼,崇祯这个昏君,迟早要被我们赶下台!”顾宪成咬牙切齿地说道,牙齿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
李书生和赵夫子等新人才则站在学子们对面,苦口婆心地解释着新政的好处,试图平息这场骚乱。
“诸位学子,请听我们解释……”李书生大声喊道,然而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学子们的叫喊声中,那叫喊声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将他的声音吞没。
“解释?有什么好解释的!你们这些改革派,就是想祸害大明!”一个学子指着李书生怒吼道,手指几乎要戳到李书生的脸上。
“就是!你们这些奸臣,就知道欺上瞒下,鱼肉百姓!”另一个学子也跟着附和道。
赵夫子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感觉一阵无力感从心底蔓延开来。
“唉,这些学子,都被蛊惑了啊!”
孙举人站在人群中,煽风点火,高声叫嚣着:“打倒改革派!打倒新政!”
现场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整个火药桶,空气似乎都变得更加燥热、凝重。
御书房内,朱由检来回踱步,他的脚步声在安静的房间里回响,脸色阴沉,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那气氛像是有形的浓雾,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备驾!”朱由检突然停下脚步,语气坚定地说道,“朕要亲自去看看!”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学子的骚乱,更是新旧势力的较量。
他的大明,他的江山,不能在这股逆流中沉沦。
他的脑海中闪过曾经先辈们的治国方略,他要像他们一样,坚定地推行新政,哪怕前方荆棘密布。
所以他不顾大臣的劝阻,毅然前往学府,他要亲自向学子们表明自己的决心。
“陛下,万万不可啊!”一个大臣连忙劝阻道,“外面太危险了!”
“朕意已决,不必多言!”朱由检挥了挥手,打断了大臣的话,“传令,让李书生、赵夫子等人务必控制住局面,朕随后就到!”
“是!”大臣领命而去。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那股冷空气灌入喉咙有些凉意,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朕倒要看看,这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他转身看向严悦,目光变得温柔起来,语气温柔地说道:“悦儿,随朕一同前往。”
“是,陛下。”严悦恭敬地回答道。
朱由检和严悦走出御书房,朝着学府的方向走去,夜色中,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坚定。
风轻轻吹过,拂过他们的衣衫,带来一丝夜晚的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