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叶尘的话如重锤般敲在每个人心上。苏瑶率先表态:“叶总,关于新能源医疗设备技术抄袭的传言,简直荒谬至极。我马上整理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所有资料,包括合作协议、研发记录等,证明我们的技术是双方共同创新的成果。同时,安排团队成员收集行业内专家对我们技术创新性的评价,主动联系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澄清事实。”
叶尘点头赞同:“苏瑶,这个思路很好。一定要把证据准备充分,让公众清楚了解真相。”
张力接着说:“针对新能源教育产品诱导消费的谣言,我们可以在官网和各大平台发布详细的产品说明及收费标准,明确告知用户我们的服务内容和价格体系,做到透明化。另外,收集一些用户的真实反馈,尤其是那些在产品优化后学习效果显着的案例,制作成视频发布,用事实回击谣言。”
叶尘看向张力,眼神中充满信任:“就按你说的办,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的产品是真正为用户服务的。”
李强也赶忙说道:“新能源农业产品质量的传言,我打算邀请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对我们的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同时,组织农民用户进行实地参观,让他们亲眼看到产品的质量和效果。再安排销售人员与客户逐一沟通,稳定客户情绪,解答他们的疑问。”
叶尘神情严肃地叮嘱道:“李强,农业产品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一定要让大家放心。检测报告要尽快拿到,参观活动也要精心组织。”
会后,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苏瑶带领团队日夜奋战,整理出厚厚的一叠合作资料,详细记录了从合作意向达成到技术研发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她还亲自与行业内几位德高望重的专家沟通,邀请他们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声。在新闻发布会上,苏瑶面对众多媒体,自信地展示着各项证据,言辞恳切地说道:“我们企业一直秉持着创新发展的理念,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也是光明磊落。这些资料足以证明,所谓的技术抄袭传言,完全是无稽之谈。”
张力那边,团队成员全力收集用户案例,精心制作宣传视频。在官网和各大平台上,详细的产品说明和用户真实反馈视频一经发布,便吸引了大量关注。一位家长在评论区留言:“我家孩子用了这个产品后,对新能源知识的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有进步,根本不存在诱导消费的问题。”
李强则积极联系第三方检测机构,亲自陪同检测人员对产品进行全方位检测。拿到检测报告后,他立刻组织农民用户参观生产基地和产品使用现场。在参观过程中,一位农民看着运行稳定的新能源农业设备,感慨地说:“之前听了那些传言,心里还有点犯嘀咕。现在亲眼看到,才知道是有人故意抹黑。这产品质量杠杠的,我们用着放心。”
在叶尘的统筹指挥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场声誉危机逐渐得到缓解。然而,叶尘心里清楚,竞争对手不会轻易罢休,企业未来还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在这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如何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稳固市场地位,将是他接下来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而企业在经历这场风波后,又将如何在新的发展契机下,继续乘风破浪,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呢?一切充满未知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