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陈秀丽按照先前的约定,把200斤山野菜送到抚溪市的一个小加工厂。加工费比原材料贵了3倍还不止,没办法,贷款还没下来,她买不起设备,而且青岛那边没收到产品,她也不敢贸然大规模投入生产。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陈秀丽和金美淑每天掰着手指头算日子。又过了两个星期,收到产品的几家商贸公司有了回应。
规模最大的河源商贸,就是陈秀丽第一次去的那家,以每袋8元的价格预定5万袋,另外有一家叫甜橙的小公司,定了8000袋,陈秀丽给他的价格是12元。
很快,甜橙公司发过来订购合同和30%的定金,还没开始生产,就见到了回头钱,陈秀丽觉得一切顺利得不可思议。此时反季山野菜即将接近尾声,陈秀丽手握订单,万事不愁,一边开足马力开始大规模收购,一边买入设备,招聘工人,准备生产。
和甜橙公司快速高效不同,河源商贸的合同迟迟没有发过来,如此又过了两周,陈秀丽隐隐觉得不妙,直接给李经理去了电话。对方直言在外地出差,合同交给了公司的内勤处理,他告诉陈秀丽放宽心,绝对不会出岔子。
不多时,李经理给陈秀丽回了电话,他说新来的内勤把合同条款搞错了,等他回去再补签。怕陈秀丽担心,李经理同意先把30%的预付款打过来。
30%的预付款是整整12万元,到账后,陈秀丽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陈家父母一直不知道陈秀丽和镇政府合资办厂,陈秀丽天天往镇上跑,王萍以为陈秀丽在厂子里打工,在她看来,自己女儿是个能人,但最大的能力也不外乎支棱起现有的药材买卖。
厂子正式运营半个多月后,村里的钱大妈上门,央求王萍给陈秀丽带句话,她想去厂子里上班。
“大姐,陈秀丽在那打工,要不要你她也说了不算哪。”
钱大妈当即变了脸色,“小萍,你要是不想帮忙就直说,陈秀丽承包镇上酸菜厂的事,太平镇上早都传遍了,搁这忽悠我干啥?”
“你说啥?”王萍傻眼,“那个厂子是我姑娘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