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考察药园

秀丽山乡 霖玥 992 字 5天前

六月过后,雨水一天天地多起来,这七八户种木耳的人家开始第一次采摘。这是春耳,质量比秋耳稍逊,但远高于夏耳。

夏天雨水勤,木耳生长太快,来不及增加厚度就开始腐烂,所以夏耳卖不上价,大多留着自己吃。

木耳的事情告一段落,陈秀丽开始准备去药园考察的事。陈晓明家在桓清县,秀丽来到这里才知道,桓清和新图,地貌物产相差无几,但前者发展比后者强了不是一点半点。

在桓清县,不仅有相对成熟的药材园,山野菜种植也小有规模,这些平时只有春天才能吃到的时令山珍,通过反季节的大棚,能在春节前后卖出高价。

桓霞药园,是陈晓明为自家药园新改的名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响应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二是因为他媳妇叫韩霞。陈晓明包了两座山,药园就隐藏在绵延的山脉之中。

“五味子,细辛,黄芪,三枝九叶草这些常见的药材都有种,生存条件和环境与野生的无异。”陈晓明指引着秀丽穿梭在药材床之间。

“这些都是买的种子?”陈秀丽有些诧异,她曾经向农科站打听过,很多药材都没有种子卖。

“是种出来的,不过种子买不到,都是我自己上山采,也收过一些,我研究种药材有十来年了,你看见这些,算是我一年年攒出来的。”

陈秀丽有些佩服陈晓明,种植是个苦差事,她自己摸索了几年也没摸出来门道,人家已经坚持了这么久。

“我家我爸以前是赤脚医生。”陈晓明和陈秀丽讲诉自己种植药材的初衷,“家里从小药材就没断过,耳濡目染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