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紫榈洞里寻旧迹 圣魔冢前修剑道

余本南疆一贱乞,上无父母,下鲜长兄,行乞四方,蒙百家心善,施以粥食,苟活于世。

余生性贪玩,总角之年,游水于黑蛟河,时天降暴雨,河水暴涨顺流而下,巧遇一游方跛道,施以援手,保全性命。是日起奉为恩师,结发修行,讲经说道。

历二年有余,师病逝,弥留之际呼至身旁,谓:少造杀孽,方能延年。

余谨记师命,协师之剑下山谋生,时诸国纷乱,百姓流离失所,各门派紧闭山门,充耳不闻。无处所依,为求自保只得练剑,越三年仍不能通。

时至北方,遇一侠士复姓令狐,身长八尺,气宇轩昂,侠肝义胆,实谓大丈夫。余心向往,起结交之意,拜为长兄。自此寝食一处,得传剑之恩,受益无穷。又得长兄引荐识得草原首杰完颜卓瀚,八拜为交结为兄弟,令狐居长,完颜为次,余排行在末,长兄赐姓,次兄赠名,自此身有来处矣。

及束发,小悟剑道。弱冠之年会天下英豪于泰梁山,大胜,得剑圣之名。是时林氏清晋横扫宇内,收服八方,面排九鼎,登基称王。下诏招揽,余以庙堂规束,江湖广大辞之。自日起追杀不断,余谨记师命伤而不杀。

后识一女,芳龄十九,名唤甯儿,活泼好动。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几经周折,盟结良缘,自此心有归者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祥和八年协甯儿入九华,观花灯以解思乡之情。却为小人暗算,佳人离散,吕贼执其镯欲诓骗,本生怒气。近身密告长兄令狐仙逝,其妻儿困于九阳门。气冲斗牛,经脉逆行,胸中怒气难收,杀透重围回谷调息。

然贼人追至,运息之半打入山门,破余清修,心魔至现,气血逆行,难平怨气杀至九阳山门,求长兄遗孀,不予,遂平山门。唯寻得遗子亘儿,长嫂不堪吕贼之辱,自缢而亡,得剑魔之名。

待安亘儿,协吕贼父子头颅共附黑蛟河中,以慰长兄,未卒。乃重回紫榈洞,打扫庭院,修缮桌椅,自断长剑弃于山涧。

余自知命不久矣,果如恩师所说,杀孽深重,以致怨灵缠身,真气四散。刻毕生剑术于壁,敬待有缘人。自书平生,以示后人,自控心魔,莫步前尘。

余立世二十又七年矣,自问无愧于心,唯未见甯儿于弥留之际,悔恨终生。卿若回谷见余尸身莫生惧意,莫生悲伤,望卿前行,保此身康。

余非痴傻愚笨之人,自知卿心纯良不会害人,吕贼所言,从未当真。此一去当化身皓月,待月洒窗前,见卿于梦深。若有来世,卿又不弃,再结秦晋之好,举案齐眉,白首不离。

万般不舍付诸笔端,一尺竹书难表衷肠。司马师绝笔。

江云濯看罢不住流泪,看那门口尸骨应该是那林甯儿的,腿骨有损不知道赶了多少路,受了多少罪才赶回来,却是精疲力尽推不开石门,殊不知心爱之人已卒于石室内,一对相爱的人一个门里一个门外,相隔五十余年不得见面。

算起来林甯儿也是林星竹的长辈,那自然是江云濯的长辈。江云濯和大靐商量后在那紫榈洞中挖了一个大坑,将这对苦命人埋在一处,室内的那只金凤镯也戴在林甯儿手上,埋于尘土之下。

江云濯叹道:“这皇室人怎么都是情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