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王爷难为(下)

广陵王在京城出生长大,深知苏家在大顺皇帝心中的分量,他可是亲眼见过苏咸池动手打了他皇兄的屁股,而当时的皇后,如今的太后娘娘,以及皇兄的母妃不仅不敢怪罪,还要多谢她帮忙管教孩子。

那种巨大的冲击给他留下了浓重的童年阴影。时至今日,每每想起,仍心有余悸。

昨日,他苦口婆心地将这些讲给宠妾与幼子,希望他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也能明白是他儿子有错在先。

对上苏家,真真是毫无胜算。不如老老实实认罚,从此改了,方为上上之选。

哪知母子二人谁也没听进去。

侍妾埋怨他连个郡主都怕,不肯为儿子出头,直喊委屈。又疑心他在京里另觅了新欢,开始看他们母子不顺眼了。总之,好一通哭闹。

相比之下,小儿子的做法还算聪明些。

先是以退为进,承认自己莽撞犯了错,并承诺必定痛改前非,今后绝不再犯。

接着便开始卖惨。说什么此去押送粮草,路途遥远,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想到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而寝食难安。唯有恳求上天保佑双亲身体康健,无病无痛。

广陵王听了,十分感动,还以为儿子终于长大了懂事了。

广陵王表达了一番自己的无奈,告诉小儿子君无戏言,皇帝当着众人的面下的旨,是断不可能更改的。

他能做的就是尽量托人对儿子多加照拂,让他不至于吃太过苦。还叮嘱他出门在外不比家中,遇事要多加忍耐,不可冲动,就当是一次磨练心性的机会。

待得归来,他这个做父亲的必定会好好补偿。

谁料小儿子一听广陵王竟真的不肯为他想办法免去处罚,当即变了脸色。

“看来娘亲说的一点儿不错。父王如今是真的觉得我这个儿子碍眼了。从前不论我犯了什么错,父王都不会责怪,更不会责罚。

如今我要被派去那苦寒之地送粮草,与被流放有什么分别?只怕这一去不死也得丢了半条命。

父王却不肯为我求情。是不是巴不得我最好死在路上别再回来?

什么托人照拂?说得好听!父王若真的为了我好,何妨去求求陛下改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