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险中圈套

何雨柱还有诸多问题,男队员有些急了,他伸出手打住男队员,继续询问:

“货车行驶有没有歪歪倒倒,很重的样子?”

“上午的这支运输队没有,”侦查队员思索了一下:“下午的运输队挺长,起码有十几辆,拉的东西重,偏来偏去,押送的人也多,前面一辆,后面一辆。”

“上午的这支队不是运输队,是来剿你们的,下午的才是真正的运输队。”何雨柱当即作出判断。

一定是最近两场小规模的战斗,日军都没占到便宜,现在派出一百多号人伪装成运输队来收拾他们。

“全部原地休息,等这一支经过以后,再布置路面。”

事情有了变化,作战得重新部署,只要枪声一响,附近的鬼子就会前来接应,所以,必须速战速决。

隐约有了动静。

他用望远镜开始张望,完犊子,果然侦察兵水平有限。

这哪是十几辆运输辎重的货车,全都运载着士兵,而且每一辆车都有一定的间隔,就算前面的车辆受袭击,后面的马上急刹车,不会影响其他的车辆。

待这批清剿货车驶过之后,他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地形,这是一处山沟地带,两座大山夹住公路,形成咽喉要地。

两侧山上杂草丛生,极其有利于潜伏隐蔽。

伏击地点就选一处急转弯,突如其来的转弯,使得小山面对道路,形成一个天然屏障,挡住了日军的视线。

在设伏地点,按照卡车行驶的距离埋下了地雷,再将三十多人分成三个组,一组担任主攻,由宣明珠带队,埋伏在山坡上。

第二组由男队长带队,埋伏在山坡下面的沟里,一旦第一波进攻打响,他们就立刻冲向日军,打个迅雷不及掩耳,主要是打头尾押送的日军。

第三组负责助攻,埋伏在另一侧山,增援第二组。

而运输队就在五百米之外等待,一旦速战速决,马上扛起粮食上山。

八十多人,也就能背8000斤左右。只求速度,不求重量,以防鬼子增援。

按距离测算,第一部车抵达拐弯处时,设伏人员开始攻击,何雨柱测算了十辆车的位置,和蔡有才黄世全参加过两次战斗,多少有点默契,由他们三人埋伏在尾部,以防卡车掉头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