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轩听了,心中迅速地权衡着其中的利弊。一成的税收,对于刘家的生意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的优惠。
虽说修路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然而从长远来看,这无疑也是提升刘家在县城影响力的绝佳契机。他沉默了良久,装作反复思量许久,终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郑重地说道:“县令大人,刘某愿意接受这个条件。我们刘家定会全力以赴,将县城的道路修好。”
县令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重新展露出笑容,说道:“刘公子果然是个爽快之人。这县城的发展啊,就依靠你们这些有能力之人了。”
村长在一旁静静地目睹着这一切,心中对刘正轩的魄力和决断暗暗钦佩。他不禁在心中慨叹,这刘正轩年纪轻轻,却有如此的胆识和谋略,刘家日后的兴旺昌盛,想必是指日可待了。
须臾之间,县令起身,整了整衣冠,说道:“今日出来的时间过长,县衙中尚有诸多事务等着本官回去处置,这便告辞了。”
村长和刘正轩父子,还有石掌柜听闻,急忙想要送县令出门,还有刘正轩让管家找来的贺渊甫。
众人簇拥着县令和贺渊甫往外走去,一路恭敬有加。刘正轩安排让李在林和来福分别驾车把县令和贺渊甫送回,一路上贺渊甫还沉醉在那些精妙绝伦的诗意之中,难以自拔。
待送走二人,石掌柜又拉住了刘正轩,满脸堆笑地说起了酒楼开业之事。“刘公子啊,今日这绣娘们所穿旗袍,那布匹当真精致至极啊,图案也是精美绝伦,我原以为是绣上去的,没想到竟是印上去的。”石掌柜啧啧称奇。
刘正轩微微一笑,回道:“石掌柜,不瞒您说,这布匹皆是自家作坊纺织印染出来的。”
石掌柜一听,脸上满是惊讶之色,忙道:“哎呀,刘公子,那我可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了。不知能否从您这儿购置些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