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两人不约而同地收起那份探究的神色,以一种既不失礼数又饱含敬意的姿态,向对方行礼。这一礼,不仅是对身份的尊重,更是对未来可能携手共进的默契与期许的初步认同。
“世子,夜幕已深,您还未歇息吗?”谢六轻声问道,言语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
月光如水,轻轻洒在秦潇武紧锁的眉宇间,映照出他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忧虑。
“谢爵爷,您身为御前带刀侍卫,虽非军旅出身,但对于这即将风云变幻的铁云关,您心中可有揣测?”秦潇武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夜色,直击人心。他的目光越过层层营帐,定格在远方那片模糊的山影上,那里,是大懿与鞑靼对峙的方向。
谢六闻言,心中暗自思量,这位世子爷果然常年领兵,已有了几分统帅的气度。他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世子言重了,我谢六不过一介武夫,对于兵法战阵,实乃门外汉,又如何敢妄加评论?”
秦潇武闻言,缓缓转过身来,月光下,他的眼神异常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燕云铁骑,昔日之雄风,今已不复往昔;羽林军,虽为皇家之精锐,亦难逃岁月侵蚀。而鞑靼人,他们像是漠北的寒风,永远不知疲倦,永远保持着那份野性与狠辣。谢爵爷,您觉得,这意味着什么呢?”
谢六心中一凛,他自然明白秦潇武话中的深意。大懿王朝,已享十年太平,军队之中,安逸之气渐浓,战力几何,实难预料。反观鞑靼,他们始终在战火中磨砺,以战养战,此次更是倾巢而出,其志不小。
然而,身为御前带刀侍卫,谢六深知,此时此地,绝不能流露出丝毫怯意。他深吸一口气,从秦潇武身旁走过,目光刻意避开那双充满期待的眸子,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世子,我虽不懂兵法,但我深信,大懿有上天庇佑,有勇士守护,我们定能战胜一切敌人,平安归来,共饮庆功酒于京城。”
秦潇武见谢六如此说,也不再讨论军情,而是跟着谢六走了上前。
秦潇武与谢六并肩走在营帐外,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秦潇武转头看向谢六,眼中闪过一丝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