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十分清楚,所有这些举动都是为了扶持扶苏。
如果换成扶苏来处理这些问题,在没有夷陵军的情况下确实会很难应对。
而且无论如何,也需要有像他这样人的支持。
因此从今以后,谁若敢说公子扶苏的坏话,他会毫不犹豫地反驳。
现在他们作为大公子幕后的支柱断不能做有损于他的事。
无论如何,他们的一切行动都将以长公子的利益为重,时刻保持对他最坚实的支持。
此时,大秦边境的情况同样引人注目。当九大帝国的国师与孔雀帝国的国师商讨对策时,孔子已经悄然安排好了后续事务。在他们争执的过程中,明显可以察觉到一个共同点——依然在讨论如何让对方割地赔款。
然而,在当前形势下继续谈割地赔款对那些生死未卜的将领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打击。现在看来,夷陵的事态和他们当年的做法如出一辙,但事实上,要做到像夷陵军队那样缜密的心思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即使现在想要制造什么混乱,也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毕竟关于夷陵城的状况还无确切消息。
孔雀国国师最终忍受不了这些人空泛的争吵,“难道现在对于身处夷陵城的人,你们没有任何想法或意见吗?”他忍不住说道。
在这些国师眼中,九大帝国派出的人并不是没有对夷陵城产生动摇的信心,至今仍一无所知的命运确实让人叹息。倘若真是全军覆没的结果,则可能会引发九大帝国内部动荡不安。而这种局势一旦发生将对他们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我们对他们当然是心思齐一的。”罗马帝国代表回答。看到白羽帝国人的脸色不佳,也理解这消息令人心绪低落。
虽然他们此刻的决心坚定,愿意携手渡过任何困难。但是如果真出现早先担忧的情形,他们该如何面对?而且,与孔雀帝国紧邻大秦西疆相比,其他帝国并不具备这样的地理位置优势。
尽管拥有传送术来弥补距离差距,频繁使用也绝非长久之计。千里迢迢抵达此处,难不成只是为他人铺路?
“若有进展,肯定早已传回消息。到现在依旧无声无息,这难道不会引起你的疑虑吗?”孔雀帝国国师不留情面地指出。若非这些外部势力前来,原本一切还在他们的控制之下,无需依赖他人助力。
如今虽有不少人员参与进来,却也相应需要分摊资源和利益给他们。当然,并不是说其他人怀有异心;但如果各方都能够共同获得利益自然是好事一桩。只是,孔子担心的是,这些大国的代表并没有如孔雀所说般团结一心,各自怀揣不同目的。